我在元末种粮食

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都又被围了

    这少年正是蓝玉,他来到左君弼麾下时,左君弼正在黄州与张必先交战。

    蓝玉献计,由自己领轻骑三千,绕过黄州,直取张必先老巢。

    一开始左君弼并不同意。

    虽然张必先主力都在黄州,然而其他每座城邑,也有数千守军。

    他觉得蓝玉仅凭三千人马,不可能完成任务。

    蓝玉却信心十足,料定他的兵马一到,各地守军必定望风而降。

    左君弼询问原因,蓝玉答道:“张必先先降后叛,为的是自己的爵位,必不得人心!各地守军只要见我军出现,定会觉得大势已去,绝不会继续为他卖命!”

    左君弼见他言之有理,这才同意了蓝玉的计划。

    果不其然,当蓝玉领兵抵达汉阳时,守将大开城门,把他迎了进去。

    蓝玉好言勉励守将,答应为他奏功,将汉阳人马并入本部,继续前行。

    有了汉阳军带头,其他各地守军纷纷效仿,不到半个月,蓝玉便打到了襄阳。

    襄阳守将是张必先心腹,不肯归降。

    蓝玉便派人去城中传流言,说张必先已经兵败身亡,其他各地都已归降,只有襄阳守将冥顽不宁,想要玉石俱焚。

    消息一经传出,城内人心惶惶,军中不少将领去劝说守将投降,都被襄阳守将斩首。

    这一来激怒了将士们,几名将领联合起来,发动兵变,将守将处死,砍下人头,开城投降。

    蓝玉兵不刃血,拿下了襄阳城,顺便俘获了张必先的家人,于是调转方向,又杀回了黄州。

    张必先听蓝玉说自己大本营被端了,自然不信,冷笑道:“你个乳臭未干的小娃娃,也想来骗你张爷爷?”

    蓝玉一挥手,几名降将策马而出。

    “张必先,我等已经弃暗投明,劝汝速速投降,否则别怪我们不念旧情!”

    “姓张的,你当初带着大家投靠江都军,大家都信你,如今你降而复叛,不是英雄好汉所为。老子跟你一刀两断!”

    “直娘贼,你不就因为没有爵位就背叛吗?反叛前有跟大伙商量吗?”

    张必先见手下纷纷反水,又惊又怒,急问:“我妻儿呢?”

    蓝玉道:“正在押送来这里的路上,过几天你就能看到了!”

    张必先最看重香火传承,听到妻儿皆落入敌人手中,长叹一口气。

    “蓝玉,我若是归降,张皇帝能否放过我妻儿吗?”

    蓝玉高声道:“我不能保证,但可以为你替陛下求情,陛下仁厚,料来不会伤害老弱妇孺!”

    张必先深吸一口气,大声道:“传令下去,让将士们都放下兵器,开城投降!”

    随着张必先投降,这场持续一个多月的叛乱终于结束。

    蓝玉急着救常遇春出狱,马不停蹄的赶往江都府,将捷报亲自送到了张阳泉手中。

    张阳泉见他果然立下大功,大手一挥,同意用蓝玉的功劳给常遇春将功赎罪。

    功过毕竟不能相抵,经过考虑,张阳泉保留下常遇春的爵位,将他本阶官下降一级,又罚一年俸禄。

    几乎前脚后脚的功夫,广州也传来了捷报。

    何真三战全胜,将叛乱的三个将领全部击溃,正亲自押送三人返回江都府,张阳泉当即下令嘉奖。

    自此,江都军的两处大的叛乱都已解决。

    剩下的只有各地零星一些小叛乱,地方军就能解决,不足为虑。

    这段日子以来,张阳泉除了关注己方两处内乱外,也一直盯着北面情况。

    元廷庙堂已完全被太子一党掌控,先后下达了两道旨意。

    第一道,将孛罗帖木儿的官职爵位全部削去,命令他返回四川老家。

    孛罗帖木儿自然没有听令。

    于是元廷又下达第二道旨意,命令扩廓帖木儿领兵讨伐孛罗帖木儿。

    时间一天天过去,张阳泉则一直等着北边的最新消息。

    这天中午,他刚在紫宸宫用过午食,准备小憩片刻,便见杨三枪快步来到殿中。

    “陛下,耿四将军求见。”

    张阳泉心中一紧,知道是北边消息来了,与秦苓君打了声招呼,快步来到了正阳殿。

    “臣耿四拜见陛下。”

    前几日,何太公汇报公务时,因年老力衰,差点摔倒,张阳泉便下令在殿中摆上四张椅子。

    自此,来正阳殿官员都能够坐着汇报公务。

    张阳泉摆手道:“耿卿不必多礼,坐下说话吧。”

    耿四答应一声,却没有立刻落座,说道:“陛下,前方传来最新消息!”

    “如何了?”

    “孛罗帖木儿没有与扩廓帖木儿交战,径直从居庸关进入冀州,击败了拱卫京都的白锁住,领兵包围了大都。”

    张阳泉愣道:“他又包围大都了?”

    “是的,根据孛罗千户传回的消息,白锁住与孛罗帖木儿大战时,元太子领大都兵马救援,结果也被打败。”

    张阳泉心中一凛:“孛罗帖木儿能与扩廓帖木儿相争,果然有不凡之处。如今大都局势如何?”

    “听孛罗千户说,孛罗帖木儿已经进城,太子一党惶惶不安,元廷庙堂这次应该会彻底大变!”

    张阳泉叹道:“只可惜还是没有伤到元廷根基。”

    耿四道:“陛下不必心急,臣以为扩廓帖木儿绝不会坐视不理,到时候可能还有一场好斗!”

    张阳泉摇了摇头:“扩廓此人精明过人,又善于权衡利弊,咱们不必报太大幻想。传令傅友德,让他抓紧时间,在金州站稳脚跟。将来要想将元军消灭在中原,就必须断了他们后路!”

    耿四道:“是!”

    ……

    大都,雍王府。

    孛罗不花在偏厅走来走去,一副焦躁不安的模样。

    牙罕沙笑道:“兄弟,如今局势大好,你急个什么,坐下喝杯茶吧!”

    孛罗不花瞪了他一眼,没好气道:“你哪里知道局面的凶险。”

    牙罕沙奇道:“孛罗大将军入了宫,被陛下召入宣文殿,眼下局势一片大好,哪里凶险了?”

    孛罗不花走到他旁边坐下,伸长脑袋,低声道:“眼下正是最凶险的时候,太子一党很可能鱼死网破!”

    牙罕沙不以为然道:“我瞧太子翻不出浪花了!”

    孛罗不花直摇头,他很明白牙罕沙的想法,牙罕沙肯定觉得,就算皇帝被太子扳倒,也影响不到他二人。

    然而在他看来,这种想法太天真了!

    如今他二人已被当做皇帝一党,太子若是得势,必定对他们下手。

    军情署在大都的力量很弱小,根本无力保护两人安全,到时候他们很可能死在大都。

    这里是雍王府,说话不便,孛罗不花只好把这些话憋在心中。

    就在这时,只听外面传来一道爽朗的笑容。

    “孛罗老弟,牙老弟,你们来了吗?”

    两人听出是壅王的声音,赶忙迎出屋外。

    只见壅王满脸欢喜的走了过来,抓住两人的手,笑道:“来的正好,陪本王喝一杯!”

    三人进了屋,孛罗不花赶忙问道:“壅王殿下,宫中局势到底如何?”

    壅王坐在上首,命人上酒,喝了一杯酒后,方才笑道:“有冀宁王在,太子不敢胡来。哈哈,朝野终于恢复清明,接下来,定能一举扫灭叛贼,收复失地!”

    “冀宁王?”

    “就是孛罗大将军!陛下刚刚册封他为冀宁王,官拜中书左丞相,节制天下兵马,本王也被册封为中书平章政事!”

    孛罗不花惊道:“太子一党没有反扑?”

    壅王冷哼道:“他们没那个胆量,陛下下旨,让太子老老实实在东宫禁足三个月,奇皇后也被幽禁!”

    孛罗不花愣道:“就这么容易?”

    壅王皱眉道:“怎么,你怎么看起来不太高兴的样子?”

    “怎么会呢?”孛罗不花赔笑道:“在下只是有些奇怪,太子势力还在,如此轻易服软,有些不同寻常!”

    “哼!城外二十万大军,他想不服软也不行。对了,还有个好消息,过两天,陛下就会恢复你二人的爵位!”

    孛罗不花和牙罕沙对视一眼,都有些惊喜。

    “多谢殿下!”

    壅王离开后,牙罕沙亲自去了一趟药铺,将消息传回江都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