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之野望

第二十一章 莲子加工厂

    你觉得金野会担心王志富的报复吗?

    怎么可能,他根本就没将这事放在心里。

    一来,咱虽不是都市兵王,可练啥的啊。

    三十六计跑为上计总会吧。

    二来,王志富也是要脸的人,不然昨晚当场耍赖的话他一点办法都没。

    金野只怕那种江湖莽夫,一点都不担心这种纸老虎。

    所以他拒绝了张烨为他出头的提议,有态度就行,这咱遇到麻烦也知道去找谁出头。

    几个人吃完饭,田径队的师兄们负责照看那些油灯,他则和阳欣一起去了体校。

    伍凡这癞皮狗自然也跟着,三个人跑步,两朵牛粪拱卫着一朵鲜花。

    张烨搭着华华骑着他的二八大杠在前面晃晃悠悠,受到指示的华华欢快的在车上大喊:“加油!张教练说谁最后罚跑二十圈。”

    金野和阳欣对视一眼,然后看着气喘吁吁的伍凡,眼中流露出一丝同情。

    硬要跟来干嘛吧。

    到了体校的操场,金野稍稍平复了一下刚刚冲刺造成的喘息,指着阳欣道:“张教练,帮我同学指导下吧,她区运会跑四百米。”

    “这么强的身体素质怎么会去跑四百米?”张烨看向阳欣的眼中闪烁着光芒。

    他一直在盯着三人最后冲刺的那一百米,赫然发现阳欣的速度、速度力量以及专项耐力非常强,先天条件上可以说比金野高出了数个档次。

    他按捺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又对阳欣做了几种测试,得到的结果让他满意到了极点。

    “你小学的体育老师真该回家去种田!”张烨忿忿不平的抱怨了一句。

    如果阳欣小学开始就练短跑的话,他会毫不犹豫的去当女队教练。

    幸好,现在还不晚。十三岁而已,还有时间。

    阳欣一头雾水,没明白怎么扯上她体育老师了。倒是金野鬼精鬼精的,张烨一开口他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咳咳,张教练的意思,你是个短跑天才。”

    张烨也不再藏着掖着,直接送上自己最高的赞誉:“她何止是天才!我估计全国都找不出几个像她这样适合百米跑的女孩了。”

    “明天我就给你们学校打电话要人去!”

    看着张烨那激动的模样,阳欣有点忐忑。她真没想过当专业运动员,而且就算她愿意,家里也一定不愿意。

    求助的目光投向金野。

    金野一点就透,拉过张烨说了几句悄悄话。

    经过数次夸张的脸部表情变化后,张烨长叹一声,选择了让步。

    “人各有志,不走专业也罢。以后别跑四百了,跟着我练百米,以后读高中进好大学都是轻而易举。”

    张烨这话不算吹牛,田径搞得好进名校真和玩一样,几乎所有好学校都会向你敞开大门。

    “听听就行,大学毕业就玩完。”金野偷偷摸摸在背后泼了瓢凉水。

    阳欣忍住笑,重重地对张烨点了点头。

    因为阳欣的出现,张烨爆发出极大的热情,原本的训练项目和训练量全部做了调整。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啊!”金野用手撑着灌了铅的双腿,努力让自己不倒下来。

    从未经受过如此强度的阳欣早已扛不住,像软泥一样瘫倒在跑道上。

    罚完二十圈的伍凡扭捏着想过去当舔狗,奈何这工作早已被华华抢走,捶腿按摩擦汗,一个劲的给漂亮大姐姐加油。

    “先休息下,待会送你们回去。明早五点,两个人一起过来。”

    张烨看了看手中的老魔都机械表,显示已经晚上八点半。

    跑至大桥上,发现河西沿江漆黑一片,一行人倒没啥惊讶的,这年头停电实在是太正常不过的事了。

    省事了,乌漆摸黑的,也不用担心被人认出来而去绕路。

    将阳欣送至巷口,临别之际,金野嘱咐了一句:“回家记得用热水泡下脚,然后找人帮忙按一下。”

    阳欣撑着腰挥挥手没入黑暗中,她已经累得连话都不想说了。

    又将华华送回家后,剩下的三个大老爷们则回到店里。

    百盏油灯将店内照得灯火通明,几位师兄不停地游走于其中,勤快地将碗上的黑灰刷下来。

    田亮和张旭新两人借着光亮依然在奋力的拆装着机器,看这架势,不折腾熟悉是不打算停手的。

    “去,要么去帮师兄替手,要么就去准备点吃的。”金野抬脚踹向不想回家的伍凡。

    中二少年不傻,擦了擦被熏得通红的眼角,选择了当个厨师。

    “你不会打算天天这么烧下去吧?”张烨有点心疼的看着自己的队员,时间不长还撑得住,长此以往的话对视力很大损耗的。

    金野一边收灰一边摇头道:“这一批不会超过三天。以后我找人来做个专门的台子,让烟雾走专门的通道出去。”

    他倒是想一直烧呢,可徽墨又不是凭着这些灰就能做的,还得加上十数种珍贵的药材以及辅料,甚至还要加入金箔,以他现在兜里那几百块钱可撑不住。

    后世很多年轻人勒紧裤腰带去买国外的奢侈品,嘴里还埋怨着咱们自己怎么没这种大品牌。

    其实这些人属于典型的见识少,华夏几千年文明,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奢侈品还少吗。曾侯乙墓的分铸式酒器、辛追夫人的素纱蝉衣、漆器,被称为“织中之圣”的缂丝……

    老祖宗们奢侈起来国外那些所谓的大品牌简直啥都不是。

    “嗯,那就行。”张烨点点头,随即将话题转移:“县里的白莲产能一直没能上去,最主要就是被加工方式制约了。你那个剥壳机很好,普及开来的话莲农们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增加栽种面积了。”

    做为一个专业的莲农,张烨很容易计算出那种剥壳机的产能,熟练工一天弄个五六十斤基本没问题,极大的释放了劳动力。

    金野笑了笑,将下午画的图纸递了过去:“我其实还想到了一种设计,专门针对青莲的,效率更高。”

    张烨一听来劲了,接过图纸仔细看了起来。

    奈何他不是学机械的,看了半天也没弄懂金野画的是个啥。

    “明天我找时间把这东西做出来吧,估计每台每小时能剥五到十斤莲子。”

    听到这种效率,张烨哪还坐得住,拖着金野开始动手,甚至还将调试大包大揽了下来。

    “教练,咱可先说好,机器定型后我是打算量产出来卖设备的,您可不要不高兴。”为了自己的钱袋子着想,金野硬着头皮打了预防针。

    本以为张烨会不喜欢,谁知人家比他还狠:“卖设备能赚几个钱,有了这机器自然是弄加工厂,当龙头啊!”

    能秉持体育就是烧钱,什么都吃就是不吃亏的人,思想观念肯定比一般人要超前。张烨也明白产业龙头所能起到的作用,远比将设备普及带来的影响大。

    这番言论惊掉了金野的下巴,如今这年代有此意识的人简直凤毛麟角,他由衷的发出感慨:“教练,您这简直属于被体育耽误的企业家啊。”

    张烨罕见的腼腆了起来,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嘿,我家里就是做加工厂,快十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