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如春入浣花村

第二十四章 夫妻合力

    入了夏,天气就热起来了,码头里的生意也有些难做,虽然靠水,小船在烈日下行驶,人都受不住,就偶尔一些大货船。

    满月生意也淡下来,倒是刚好给她和蒙飞歇口气,多余的时间,除了识字,满月又琢磨起来喜馍的店面,打算和包子铺分开。

    和往年夏日一样,百味斋的生意也不好起来。

    “你明日和掌柜辞了这后厨,就好好在家里干,别回来了。”白师傅泡着茶,和周舟闲谈着。

    “打一开始,我就劝你和你媳妇一起,偏你倔,这么老古董,非要我在哪你在哪,抛她一女子在那小店里打拼,你也放得下心。你说说你,咋这么好运,讨了个好媳妇,还从不和你红脸,要是你师娘……哎……咱店里,里里外外那么多人和孙婆婆学雕花,就她另辟蹊径,用来做喜馍了,可见是真用心学了的。这是个好机会,你可得好好把握住了,别被你媳妇超过去了。而且,咱做厨子的,一辈子不就想守着自家的小店嘛。”白师傅苦口婆心的劝着,“别说担心我,我之前就和你说过,明年就不干了,我老了,明年回家颐养天年,含笑弄孙去了。”

    周舟低不可闻的应了,红着眼眶低声叫了句:“师傅。”

    从八岁他来学徒,便是师傅带着的,也不嫌弃他年纪小,洗菜,切菜,到掌勺,这一路上都是师傅的身影,还特意让他带满月来店里学事,叫声爹都不为过。

    “去吧,掌柜的那,你不用担心了,以后你家喜馍,便宜卖他,他必是欢欢喜喜送你的。”白师傅给自己倒了杯热茶,回想年轻的时候,那时候脑子里,想的便是在小巷子里开个酒馆,有一两个客人,屋檐下放满酒壶,自己烧几个下酒菜。后来呢,讨了媳妇生了娃,月月钱都够用,再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第二日,周舟哽咽的和大家一一告别,全都红了眼,却又真心祝福他,希望他和小月的生意能越做越好。

    满月听到周舟说以后陪她一起开店,给她整蒙了,就像踩在云端一样,轻飘飘的。

    “你这是啥表情?嫌弃你相公了?”周舟摸着鼻子,尴尬道,媳妇太强也不好,咋感觉在吃软饭。

    “怎么可能,我永远也不会嫌弃你。我就是担心白掌厨。”满月略带惆怅,周舟回来了,最不舍的应该就是白掌厨了。

    “把你的心放肚子里,店里除了掌柜,没了谁都能开下去,有钱还怕请不着大厨嘛,况且你相公这个大厨还是自封的。”周舟不着调的调侃着。

    “哪有,你是最好的。”满月状,才放下心里,小舟来店里了,她便有了脊梁骨。

    ......

    晚饭,家庭版的餐桌会议第一次召开。

    “二哥马上要考试了,日后便是咱们三人一起,我建议小月全身心投入到喜馍里面,这边包子店,由我来帮忙。”周舟说道,做这些饭对他来说,还是轻松的。

    “师公。”蒙飞举着手要提意见。

    “等等,你叫我啥?”

    “师公啊,您不记得了?上回您回来,我可是拜了掌柜为师傅呢。”蒙飞琢磨着王之安的师傅是拜不成的,为了抱紧大腿,退而求其次,拜掌柜为师傅也是可行的。

    “我怎么不知道?”周舟一脸震惊的表情看着大家,感情就他傻乎乎的不知道。

    “普尔茶,您不喝了嘛,花了我五十文呢。”蒙飞小声腼腆的笑着。

    “……”谁知道那是你的拜师茶啊。

    周舟幽怨的看着满月,占有欲极强的拒绝道:“不行,你改拜我为师,你师父还是我教的呢。”

    “那也成,反正我是赖定你们了。”蒙飞笑出一口小白牙,师傅和师公,都一样。

    满月松了一口气,掌柜可比师傅听起来顺耳多了,还气派,叫起来,觉得走路带风,师傅显得七老八十一样。

    “言归正传,既然咱想做好,那就好好做,先说说现在的问题和想法?”周舟颇有掌柜的气势道。

    满月之前一直觉得发不上力,店里人实在是太少了,这不,周舟一来,立马有了主心骨,说:“第一:厨房小了,锅也少,我老不够用。第二:客人来看的时候,都没有样品,我既要做早食,又做喜馍,时间不够,我想着以后每天能做点喜馍,和隔壁糕点一样卖,不仅仅是预定,还能给来店里的客人看。”

    周舟点点头,接道:“厨房的事情,咱索性把店拆开了,这边专门卖早食,和往常一样,侧边的菜地,直接再建一个喜馍店,话说咱有多少钱?”

    蒙飞不假思索道:“总共账上还有三十六两,包括掌柜和王大哥的分成,我的不用,掌柜的穿的吃的都给我备好了,可以直接投进新店里。”

    满月接着道:“二哥的留着,开了春他还要赶考,我的也不用。”

    王之平本想一口拒绝,但想到赶考确实需要钱,便不出声,怕上次赶考的事重蹈覆辙,只能等考中秀才后,再还给妹妹这份情意。

    周舟想了想:“那成,后面我再重新计算分成的份额,不能让大家因为这个起不平。拿二十到二十五两出来,直接在侧边的围墙推了,建个瓦房,这个在年前差不多能建好,包子店呢,我和小飞先做着,店铺的事情还让爹娘帮忙建,我在边上帮忙着。”

    “爹娘上了年纪,家里的田怎么办?”满月担心道,田里那么多地呢。

    “没事,就做一上午,下午就歇息了。咱三,就好好把喜馍店做好。”

    “那刚好,等喜馍店建好了,后面再给小飞和蒙大哥也留两间房,省的他们每日来回跑。”之前周舟没有住这里,就满月一妇人,蒙飞他们避嫌不能同住,如今周舟住过来,就不会有不便了。

    “谢谢掌柜的。”蒙飞不客气的道着谢,这好啊,不用回家天天见后娘的黑脸了。

    “店名是不是也要分开?”蒙飞提议道。

    “周鲜包铺确实不适合,你们有什么建议?”周舟想了几个,觉得不合适,问道。

    “囍馒福,怎么样?”满月拿起草纸,写在上面。

    “真难写,不过确实好听还好记。”蒙飞最怕写复杂的字了,这也太多笔画了,一想到掌柜字认的比他多,打算把千字文再抄几遍。

    “确实不错。”王之安点点头夸奖道。

    众人见王之安都觉得好,那名字肯定错不了了,新店名便这样定下来了。

    “大家有信心嘛?”周舟高声振奋人心的问道。

    “有。”满月和蒙飞大声的回应,王之安笑着点点头,周舟鼓舞士气有一手啊。

    ……

    第二日,周有福夫妻一早就到码头了,找了村子里的人开始起房子。

    村子里不少人都知道满月的生意做的好了,那些曾嘲笑周舟买了块荒地的都哑然无声了。这才一年不到,便开始建砖瓦房了,这可真了不得,村子里能建的起青砖房子的可没有几家。

    周有福那边打听不到,小王氏这边便日日有不少人串门,打听满月他们的生意,听说招了个外村的,叫什么飞,问是不是要开新店,若是开新店要招店员,可别再找外村的了,先紧着自家村子里的人啊。

    “你家小月可是出息了,那日我去那店了吃饭,真是便宜还好吃。”

    “对对对,那肉包子一咬就出汁。”

    “我看小月招了个隔壁村的当收纳,这肥水不流外人田啊,您看看我家老大,不比他强,你帮忙说说,也让我家老大谋哥银生。”

    小王氏笑脸盈盈的招呼着众人,等大家一走,脸色立马放了下来,她自己都没有捞着好处,还能帮上别人。

    “娘,要不我去找小妹问问,她招别人还不如找我呢,外人哪有自己大哥亲。”王之平之前不知道满月店里还招人了,自己在家里无所事事,还不如去自己妹子店里捞个好差事。

    “算了吧,因为你媳妇嫁妆的事,你妹子是恨了我们了,你去了也没有啥好脸色,你们带好孩子就成。”小王氏内心后悔不行,好像从满月嫁人后,她的日子便越发难过了,这里里外外的家务都干不完,分家后,二郎连年夜饭都不和她一起吃了,连丈夫都远走外地了,如今自己还要刺绣贴补家用,皱纹长了好几条,这带孩子的活她是完全不想沾了。

    田秀兰也后悔极了,早知道小姑子有这本事,她哪会把财神爷往外送:“要不,咱把聘礼箱子还小月?”

    “那钱呢?”小王氏眼皮都不抬问道。

    “……都在我娘那。”田秀兰一脸委屈的样子,钱在她手里了,她可舍不得吐出来。

    小王氏以前见田秀兰这般委屈早上去安慰了,但那时候吃亏的不是自己,如今看她这模样,却是越看越烦,家务活啥也不干,还天天要吃好穿好,一有不满就哭哭啼啼,自己当初也不知道喜欢这侄女哪。

    店里的活计都交出去后,满月便一心一意做起了喜馍,周舟本就是厨师,照着满月教的,上手了才发现不是那么容易,满月估摸是试了不少次才做到如今这般蒸完皮不破还保证形状不变,颜色鲜亮的样子。说实话,他可做不到这么好。

    “你平日就是这般染色的?这也太辛苦了。”周舟见满月是将菜放入药捻里,弄碎后,用纱布过滤,心疼的不行,“明日我去买个小的磨台来,这样方便且省力很多。”

    “嗯,之前我也想过,就是太贵了,不舍的买,每日喜馍量不算多,慢慢捻就好了。”一个磨台要差不多一两银子,都抵包子店里半个月利润了,确实很贵。

    满月抛出一直未解决的困扰,皱着眉头说:“如今还有两个问题,一来是颜色太少了,有许多成品总觉得不够好看。二来,等入冬后,菜也会少了,没有个菠菜青色调不出,紫甘蓝也储存不了那么长,蓝色也没有,我再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

    “南瓜紫薯这些,我让娘在地窖里多备些,其他颜色,咱们一起想想办法,离冬天还有一段时间,慢慢想,别急,压力不要这么大,咱就把心态放平了去做。”周舟用手抚平满月的眉头,即便想不出也没事,现在的生活对他们来说已经很好了。

    “给你打个和糕点店一样的柜台?”周舟问道。

    “他那个只能看上层,我想着咱店比他家小,要不做个多层的,和塔馍的木头结构一样就成,就是稍微改动下,留个两层便好,上下做一样宽,方形的。”满月如今习惯带着纸笔,拿纸用炭笔画出,寥寥几笔,跃然纸上。

    “这画的形象,你这半张纸撕给我,还要什么要做的,我刚好让木匠一道做了去。”

    周舟见满月慢慢画了大的蒸屉,点点头,将纸都放胸口收好了,事情多,怕自己忘记了。

    周鲜包铺的生意一如往常,旁边的店面倒是如火如荼的建着,左边竹屋,右边二层青砖瓦房,不知道的还真不知道掌柜是一家的。

    去年围院子的竹子已经不小了,周舟索性将原本的厨房直接扩建了一倍,后面保留着满月种的几棵果树苗,果树倒是长势喜人,可见满月在树下囤了不少肥。

    砖瓦房建的大,周舟索性中间隔了墙,留了一道拱门,打算将包子铺也搬过来,左边包子铺,右边喜馍店,又将竹屋重新修改了一番,二层未改动,一楼的桌椅搬去了瓦房,重新隔出来两个房间一个客厅,二楼剩下的空房间给蒙飞兄弟两住,一楼左侧一间留给周有福夫妇,上了年纪,他们都不耐烦爬楼。

    原本打算建个二十多两,除了留着十两给王之安科考,周舟便索性大放手脚,省的以后再建,倒是最后花了将近四十两,看的蒙飞目瞪口呆,还是师傅有魄力,打死他也不敢这样造。

    等账上的钱花的差不多的时候,店铺也总算建好了,正面看去,竹屋就像在闹市中的一缕幽静,被青砖红瓦的左边面馆和右边喜馍店夹在中间,倒是盎然生趣。

    等两个一模一样分别写着“周鲜包铺”和“囍馍福”的分别挂在砖瓦房的一左一右后,两个店总算都收拾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