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雀

第一百八十三章当仁不让

    阿青道:“我们原本是要离开这里的。”

    风如晦一笑,风情万种:“小子,你知道你自己在说什么吗?阿柔是西邦的太后,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其是说走便能走的?倘若你今天出了这门,只怕走不出黔安郡,一个谋害西邦太后和皇嗣的罪名,你这辈子背定了。”

    阿青有些发急:“岂有此理,我怎么会害我姐和外甥?”

    祁玉颜接口道:“你若敢带着阿柔走出这座府邸,又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呢?到时候,你死事小。西邦定然不会善罢甘休。到了那时,谁还管你真相是什么。百姓们只知道,是北国人杀了他们爱戴的贤太后。到那时,定然会兴兵讨伐。战火再起,民不聊生。你就是千古罪人。”

    阿青顿时愤怒起来:“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风如晦身形一摇,也没见他怎么动作便到了阿青身边,略略抬手,露出一截堪比白玉莲藕般的胳膊,一把拐住阿青的肩膀,媚眼如丝,吹气如兰:“小子,你还是太嫩了些。”

    阿青的身体顿时僵硬起来,连眼睛都不敢乱动:“你……你……好好说话。”

    风如晦道:“我就是在好好说话啊?我什么时候不好好说话的?你们的眼睛呢?眼睛呢?眼睛呢?”

    阿柔在一旁捂脸,风如晦外表妖媚,内里粗鲁。说起来他也挺冤的,本来男人间很普通的动作,神态,偏偏放到他身上就骚气冲天。而旁边的祁玉颜早已寒了一张粉脸,两眼如刀狠狠盯着风如晦那一张如花美颜。就仿佛丈夫看见撩骚的妻子一般。

    风如晦后知后觉的松开阿青,十分委屈道:“我怎么了我,你们这样表情,是要干什么?”说着尖尖玉指一指祁玉颜:“尤其是你,你那样的眼神,几个意思?”

    祁玉颜抬起双手,将指节捏的咯嚓直响,就在阿柔以为她要冲上去揍风如晦的时候,却见她忽然抬起手来捂住了眼睛,小女孩儿一般,将脚一跺,身体摇晃着:“气死我了啊……”

    “这……”阿柔一头冷汗,外加目瞪口呆。

    “我错了,我错了。我不该吼你。”风如晦顿时如同泄了气的皮球,慌忙跑过去哄劝祁玉颜。他本妖娆,祁玉颜端庄美丽。仿佛妖蝶绕着牡丹飞,那场面,怎么看阿柔都有种想要化身降妖师,去降妖除魔保护那牡丹仙子。

    阿青这才松了紧绷的神经,刚刚他仅仅是被风如晦的妖娆惊住,更是被他诡异的身形给震惊了。阿青自持武功不弱,可是刚刚却轻易便被风如晦搂住了肩膀,倘若风如晦想要对他不利,只怕十个他也不是对手。

    这令他大受打击,原来意气满满想要带阿柔母子离开的心,这时不觉便有些虚。毕竟,他要带走的可是西邦的贤太后。阿柔常年在宫院之中,许是不知道。

    在西邦百姓心目中,她这位贤太后的地位是相当崇高的。一个不慎,后果他不敢想。

    “姐……”阿青看向阿柔。

    阿柔原本一时冲动的心,在风如晦出现之后,便也渐渐冷静下来。于是道:“从长计议吧。”

    她转身回了屋内,阿青跟在她的身后进来。风如晦和祁玉颜也跟了进来。

    四人落座,阿柔习惯的坐在了上首,风如晦当仁不让坐了旁边最靠上的位子。祁玉颜傍着他,阿青则坐在了另一边。

    几个人都看着风如晦,等着他说话。

    风如晦一口气喝干一盏茶,抬手擦了一把嘴角的茶水,问道:“太后为什么会想到离开这里呢?如今的黔安郡百姓安定富足,是最好不过的地方。你离了这里又去哪里找这样一块乐土?”

    阿柔也不瞒他:“我在这里,不过顶着一个太后的虚名罢了。以前种种,全是仰仗肃王爷。如今肃王爷去了,我孤儿寡母的处境,实在是岌岌可危啊。”

    风如晦道:“你说的不对。你身为太后,万民之母,怎么能光想自己的安危,置百姓于不顾呢?”

    阿柔哑然:“我……”

    风如晦点头:“倘若上位者,都像你一般,那老百姓还有什么盼头?不若早起反来,大家吹灯拔蜡,一起完蛋。”

    “我只是个女人。”阿柔垂眸。

    “女人又怎么了?”风如晦反问。

    阿柔再次哑然。天底下没有人比风如晦更有资格,这样大刺刺的问出这句话了。他自幼在风家长大。风家男丁凋零殆尽,一应事务全都是女人主持。他们家更是出了一位位比三公,能和风老太爷平起平坐的定风候——花大将军。

    可阿柔仍旧心里没底儿:“可是,我早已荒废了武功。常日在宫院之中,消磨时光,又能做什么呢?”

    风如晦一笑,犹如百花盛开,晃的人眼晕:“您什么都不用做。只做好您的贤太后就行了。”

    一旁的阿青忍不住了:“你说的轻巧。你可知有多少人想暗中对他们母子不利?”

    风如晦将媚眼儿一翻:“小子,你以为就凭你那三脚猫的功夫,就能护得了他们母子周全么?”

    阿青愕然,忽然想起什么:“难道,暗中助我的人,是你?”

    风如晦将垂到前面的长发,风骚的向后一撩,摆了个十分魅惑的姿势:“你说呢?”但其实,他只是粗声大气的吼了阿青一嗓子而已。倘若他长的五大三粗,这一嗓子必然威震山河。可惜,他偏偏长了一副风情万种的样子,一举一动,一仰一合全都是画儿啊。

    阿柔也跟着惊愕起来,不可置信的看着风如晦。

    风如晦察觉到她的目光,有些薄怒:“你干啥这样看着我?我又不是不知道,老子一向就是这个样子的?”话音还未落地,冷不防祁玉颜一巴掌打了过来:“你给谁当老子呢?阿柔是我妹子。”

    风如晦眼睛一瞪,似乎要溢出水来:“你这婆娘,忒没有规矩……”

    只见祁玉颜眼圈一红,顿时就要哭出来一般。

    风如晦的气焰顿时就熄灭了,连忙赔罪:“我错了,我错了……”

    阿柔真的服气了。再次对一物降一物这句话深信不疑。风如晦外表风骚,内里却是个大男子。出了祁玉颜这个,说哭就哭,说笑就笑,能将百般表情融会贯通,信手拈来的奇女子,估计世间再找不到一个能匹配风如晦的。

    可她心中仍旧不解:“风庄主,我何德何能,劳烦您费心啊?再怎么说,这是西邦,我的孩儿也是西邦皇室后人。您怎么……”

    阿青和祁玉颜或许不知道风如晦的真实身份。他可是如假包换的北国皇嗣。倘若当年他要认祖归宗,如今北国皇位上坐着的,绝不会是齐献那个冒牌货。

    他放弃了皇嗣的身份,阿柔可以理解成,他在江湖长大,不愿意受庙堂的约束。因为那时候,风如晦也是这样和她解释的。可是,北国和西邦,虽然不像和南国那样频繁的打仗,但是,两边大大小小的摩擦也从未间断过。风如晦一位北国的皇嗣,跑到西邦来不说,还暗地里保护西邦皇室的后人。阿柔可不认为自己有这样大的魅力,能让风如晦这个连宗室都可以放弃的人,千里迢迢跑到这里来帮她。

    却见风如晦将手一挥:“侠之大本,为国为民。国是天下百姓的国,民是天下苍生的民。您在,西邦安定,战事不兴。那我北国百姓自然也少些战乱之忧。这样两全其美,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阿青仍旧有些不服:“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我姐母子的安危?”

    风如晦侧目:“若每个人都光想着逃走,那天下事谁人来平?既然身处其位,很多事自然当仁不让。”

    “你说的轻巧……”阿青还想反驳。

    “阿青。”阿柔打断了他的话:“风庄主说的没错。我身为西邦太后,十数年来,吃西邦的米粮,穿西邦的布帛。如今老王爷去世,我却不思承他遗志,只想着一己安危,着实惭愧的很。”

    “姐,你莫要听那妖人妖言惑众。”阿青急了。

    风如晦听见妖人二字,顿时勃然大怒:“臭小子,你再骂爷爷一声试试?”

    阿青张口便要再骂。

    阿柔连忙制止他:“阿青,你可知道眼前这位是谁?”

    阿青点头:“自然知道。定风庄的庄主。定风庄和三山阁襄助今上进京勤王,独他胆小怕事,自己跑掉了。”

    阿柔摇头:“并非如此。他是定风庄的庄主不假,但是身上流的却是北国皇室的血。”

    阿青眉头一皱:“姐,这话可不能乱说。风家满门忠良,是万万不会做出有悖伦理纲常的事情的。他家的儿男,怎么可能和皇室有牵连呢?那是万万不能够的。”

    “他是豫王爷的遗孤。”

    阿青一愣:“豫王爷?”显然不大清楚这个人是谁?

    阿柔解释道:“豫王爷是长公主的弟弟,北国当今皇帝的父亲。”

    阿青彻底糊涂了:“今上难道还有一个弟弟?”

    风如晦接口反问:“我为什么就不能是哥哥?”

    阿青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风如晦长的像个男妖精,岁月仿佛把他遗忘了。说他是哥哥,鬼都不会信。

    而阿柔则在考虑,要不要真相告诉阿青。就阿青所言,民间非议对风如晦十分不公。阿柔心里多少有些替他抱不平。可事关皇嗣,非同小可。她在后位多年,深知其中厉害。所以,思来想去,还是决定不要将事情说的那样明白的好。

    一个北国的皇嗣,都能放下两国之间的成见,跑来帮助西邦太后。就为了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阿青还有什么好说的。

    阿柔之所以想着离开黔安郡,也是考虑到自己母子安危的问题。如今被风如晦一番劝解,心中释然。便不再想着离开。风如晦说的对,她贵为西邦太后,不抛弃她的百姓是应该的,所需要担受的风险,也是应该的。不管未来有什么风浪,她身在其位,当仁不让。

    于是,她重新抖擞起精神,接手肃王爷留下来的摊子,竭尽全力在黔安郡发展农桑。一时间,贤太后的名声,风头无两。这一年,韩瑞才十四岁,按照西邦的规矩,还没有到成婚的年龄。

    韩戍城却忽然一纸诏书,要将韩瑞召回京城教养。

    阿柔自然是不会答应的。韩戍城这样做,说明他对阿柔母子起了忌惮之心。这虽然不是阿柔想看见的,但是没办法。事情将她推在了风口浪尖上,再难她也要抗下来。

    于是,她一纸家书,以韩瑞年幼体弱,不宜远行为由,拒绝了韩戍城想把她儿子捉去当人质的想法。

    此事,彼此都心知肚明。当初意图谋害阿柔母子的那些人,说不得就是韩戍城的意思。天家无情,阿柔这个太后的风头太过遒劲,韩戍城想要娶阿柔不成,自然是最巴不得她母子去死的那个人。

    只不过当时他刚刚登基,掣肘太多。阿柔这里又有阿青和风如晦一路跟随,他才没有得逞。如今,幸好阿柔听了风如晦的劝,没有出走,而是留在了黔安郡悉心经营。黔安郡百姓安定,日渐富足。成了西邦众望所归之地。韩戍城想要动哪里,也得掂量掂量。

    若是阿柔当初选择了出走,说不得真如祁玉颜料定的那样,半路被人截杀,而后栽赃家伙给北国。

    阿柔送出那一纸家书之后,也甚是后怕。

    隔天,韩戍城又出一招。打着照顾韩瑞的名义,给他送来七八个美女。西邦人成年和其余三国略有不同。西邦民风开化,对于男女之事并不十分忌讳。一般男女到了十四五岁,有了喜欢的人,经历了人伦大事就算成年了。这个时候才可以谈婚论嫁。否则,就算长到八十,也算没成人。

    韩瑞只有十四岁,按说很多像他这样年纪的少年,早就成人了。可是他自幼便被韩肃教导,寄予厚望。小小年纪所要背负的东西实在太多。根本就没时间去想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

    他不用阿柔教,便知道韩戍城送这些美人儿来的目的。不外乎是让他受不住诱惑,成了成人之礼,然后就可以名正言顺,顺理成章的将他踢到封地去。

    那时候,他母子分离,阿柔必然分心,对他们十分不利。

    这小子心眼儿也不少。将那些美人儿带在身边,令她们去种田养鸡去。可以预见,原本出身非富即贵,养尊处优的娇小姐们,让她们去做农妇般的活儿,早就累得七荤八素。别说去勾引年幼的韩瑞了,只怕韩瑞这时候想要她们做些什么,她们都没力气。

    阿柔看在眼里,心中却终是忍不住担忧。韩瑞总是会长大的。到了那时,他自然要娶妻生子,归到封地去。

    就在这时,西都又传来一件大事。胭脂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