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的崛起

第十一章:卤水点豆腐(上)

    咚咚咚,几下教鞭敲击桌面,几个打哈欠的被惊得直接跳了起来。看到夫子满脸怒容,吓得瑟瑟发抖,自觉的伸出左手,啪啪几下,几人全都清醒过来。

    方大海被揪着耳朵扔到墙根,让他站着听课,没想到他功夫挺深的,一会儿功夫,就站着睡着了。夫子没办法,只能让他出去,不清醒不能进屋。

    下课钟声敲响,“夫子辛苦了”喊完,一个个就背着书箱逃也似的离开。刘夫子准备布置作业的话,被堵了回去,只剩下寥寥几人还在收拾。

    走过熟悉的民间小路,路上的树木枝叶繁茂起来,小动物也多了起来,什么兔子,野鸡,麻雀之类是最多的。经过的小河,几场春雨之后,开始涨水了,水已经到了他的膝盖。

    河水清澈,可以清楚的看到有鱼儿游过,有青色的河虾嬉戏。布鞋脱下来拎在手中,水已经不凉了,踏过小河,河滩上有三块水浇地,每块都有十亩,这是镇上大户柳员外的田。

    上面的稻子已经开始结穗了,清风拂过,稻浪一片,有蜜蜂蝴蝶嬉戏。一条小路弯弯绕绕,分成四五条支路,分别可以到达五六个山村,他们村就在其中的一条支路上。

    路两旁已经有农夫在地里捉虫,把一些杂草处理干净,喂一些农家肥,给这一季的稻子加最后一把力。

    最近家里特别忙,母亲已经按照他的办法,开始做抄手,在镇子上摆了一个很小的摊位。他特意和同窗说过,他家里为母亲在集市留了人流多的地方,每个集市父亲就帮着一起。

    母亲的手艺特别好,第一个集市就买了三百碗抄手,一碗可以赚两文钱,第一次成功之后,母亲有了动力,到如今已经去了两次了,家里也攒下了银钱。

    今天不是集市,父亲和母亲还没有回家,应该是和见过的农夫一样,在拔草施肥。他们家的肥料沤过,田里的稻子长的更加的粗壮,父亲仔细估算过,今年能比去年多收十石。

    杨康麻利的刷过加水,黍米用水洗过,早上剩的米肠和干饭盖好,还有一碗兔肉。野菜直接加了盐巴,一点猪油,放在碗中,一起焖。

    柴火塞入灶台下,用火折子点燃,不时的拨弄一下,一会儿功夫,就开始冒烟了。杨老汉捉了一只兔子,用绳子绑住四肢,王璇跟在他的身后,背的篓子里采摘了许多的野菜,还有一些野蘑菇。

    远远的就看到家里的烟囱冒烟,加快脚步,进了院子就看到儿子,正在烧火做饭。王璇赶紧放下篓子,快步走到灶台前。

    “康儿,不是说不用你么。男子汉大丈夫,怎么可以操弄厨房。”王璇对于儿子帮着做饭很生气,她觉得儿子进了自己的地方,杨老汉也是大男子主义,也开口训斥道:“好男儿志在四方,怎可屈居庖厨之地。”。

    杨康没办法,只能低头认错,承诺以后不再自己做饭。这才安抚住两人,杨老汉把兔子剥皮,兔肉剁的碎碎的,用盐巴腌制,兔子皮用草木灰洗干净。

    杨康把书箱放回自己的屋子,拿出那一捧黄豆。“父亲,你看一个老农给我的黄豆种子,听他说可以用来做一种白色的美食,他还把秘方告诉我了。”。

    杨老汉走近一看,确实是黄豆,他们龙溪这里已经有许多年不种了,主要是因为黄豆不好吃,而且产量没有稻子多。

    不过豆子炒过之后很香,杨老汉记得自己小时候,路过的挑郎就给过自己一把炒黄豆,真香。儿子手中的黄豆个个饱满粒大,他拿起一颗,用力捏了捏,竟然捏不动。

    杨康说起来就停不下来,把怎样用黄豆制作豆腐全都说了出来,这种新的吃食杨老汉从来没有见过,不过他相信儿子,不过做豆腐就需要大量的黄豆。

    看来明日他需要在周围几个村子找找,看还有没有人家种黄豆,晚饭在王璇的絮叨声中结束。天气变热,杨康屋内的厚被子已经撤下,放到箱子中放好。

    今天没有作业,他早早就睡下了。王璇还在为儿子做饭的事情喋喋不休,作为曾经的大户人家的丫鬟,她也有了男儿不进厨房的认定。

    杨老汉则是想着从哪里找到黄豆,他记得县城的粮食铺子就有,不过不是很多,看来得去一趟了,顺便认认二弟的门户。

    第二天,一大早,杨老汉一大早就起来,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搭着进城送菜的牛车。龙溪县依然热闹,早起的摊位上有食客吃饭,二弟杨大海家住在县衙不远处的二进小院。

    门房老头他曾经见过,是一个退伍的老兵,二弟刚刚起身,杨大山被领到正堂。桌子上已经摆满了食物,有两个丫鬟在端茶倒水。

    “大哥,你来也不捎信过来,弟弟好准备一下。”杨大海有些生气,不过一想大哥就是这么个性格,也就释怀了。

    两人吃着早餐,杨大山问了粮食铺的位置,杨大海不放心,就吩咐两个亲卫带着他一起去。粮食铺的名字挺大气的:四海粮行。

    掌柜的是个年轻人,也就二十来岁,店里还有四五个伙计,正在往里面搬运粮食。因为杨大山是和亲卫一起进来,掌柜的立刻上前招呼:“军爷,您需要什么,和我说,不需要您亲自过来。”。

    两个亲卫中高个子的挡住了掌柜的视线:“刘二栓,看什么呢,我问你,这里有没有黄豆卖。有的话就赶紧拿出来,给个实惠的价格。”。

    “哎呀,是二爷啊,你看你怎么好亲自过来,你让帮闲带个话,我不得让伙计亲自送上门。有黄豆,还不少都是刚到的货,准备转运到泉州那里,有一些黄毛商人喜欢。”。

    说完,示意伙计,一会就帮来两袋子,一袋子百斤。黄豆价格不贵两文一斤,已经是最低价格了,杨老汉一想,目前两百斤足够了,他付了四百文,扛起麻袋就走。

    两百斤也不算轻,杨大海找了一个牛车帮着大哥把大豆运回村,走的时候还送了不少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