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军团长大人

第三十九章 大战(二)

    “宇将军,甘将军命你停止前进,速速后撤!”

    一个传令兵出现在宇坤面前,在这之前,宇坤刚刚击败了北牧军的右路-紫霜军团。

    “什么?又来?”

    宇坤看着山坡上紫色的敌军正在从散乱的阵形中恢复过来,知道击溃紫霜军团的窗口已经关闭,无奈地命令士兵停止了追击。

    这是讨逆军和北牧军的第一次正面决战,地点选在了颍州城北的大平原。宇文煦代替皇甫晔负责总指挥。

    四大军团如今少了赤魂军,宇文煦让武青松的云川军团担任右路军前军,后面是来自骊州的府州兵,总计四万人马。

    负责左路的则是紫霜军团和来自严州的府州兵,同样是紫霜军在前,府兵在后。

    而根据之前的判断,甘博文习惯让他的十七军团作为中军,以此来冲击中间的防线。于是宇文煦让驻守颍州的第八军团担任中军前军,自己亲自指挥近卫军团在后。这样,十七军团在击溃第八军团后,必定会消耗大量的体力,而近卫军团则是生力军,到那时,要击败敌人就容易多了。而在左右两路的,则是强大的王牌军团,敌军不管以何军团抵挡,都会因为抵挡不住而撤退。等击败了左右两路,哪怕只是任意一路,再前后夹击,哪怕十七军团战力再高,也只能举手投降。

    可以说宇文煦的战前部署毫无漏洞。

    只是他还是失算了,经过之前的战斗,宇坤已经被甘博文寄予厚望,因此,负责这次决战的军事部署的,其实是宇坤,虽然名义上仍然只是前军将军。

    根据宇坤的推算,敌军必定是三大军团分别部署在左中右三路,三路战力都高的惊人,讨逆军除了十七军团,都无法单独抵挡任何一路。而敌军为了迟滞十七军团的进攻,也必然也会消耗二级军团,也就是敌第八军团,来承受十七军团的第一波攻击。在十七军团的军史上,十七军团从来没有离开过中军前军的位置。但是,这样的布阵是因为当时有其他强大的军团作为支撑,根本不用担心侧翼的安全。现在已经今非昔比,当年的左膀右臂已经成了敌人。

    于是宇坤建议甘博文大胆求变,让上官秋明的第十军团作为中军前军与敌人的第八军团对战,双方战力相当,中路很长时间处于稳定状态。而把第三军团作为炮灰军团,去承受敌人的第一波攻击,之后再把战力稍微强大的克难军作为后备力量,来最大限度地迟滞敌人边路的攻击。而第十七军团负责边路的进攻,只要击败了任一一路,战场的态势就能转向己方。现在的问题是,由第三军团和克难军组成的左路能抵挡住敌人多久的时间。而这个时间,足不足够宇坤带领十七军团击败北牧军的一支王牌军团。

    尽管宇坤的军事部署建议遭到了多数将领的反对,认为这样做太过冒险。但是甘博文还是全力支持这位年轻军事指挥官的建议。他把自己的十七军团交给宇坤负责,担任右路总指挥。

    果然如宇坤所料,战争一开始,敌军第八军团和上官秋明的第十军团在中路陷入了僵持,或者说,上官秋明还略微占据了一点优势,毕竟第十军团是边防军,战士在战斗意识和经验上比起地方驻防军队还是有很大优势的。

    而由宇文鹤指挥的第三军团对阵的是敌人的云川军团。本来二者之间实力相差甚远,可以说只要愿意,武青松只要全军压上,第三军团的溃退只在旦夕之间。

    但是武青松一贯谨慎,尽管自己占优,但是他还只是派出了自己的第一梯队的十个方阵,把他最精锐的方阵留在后方待命。他还不愿冒险把所有兵力都投入到战场上,尤其是他看到在敌人的后面,还有黑压压的骑兵部队。一旦骑兵突然在侧翼发起攻击,他可不指望后面的府兵能起到什么作用。

    这样的结果正是宇坤所希望的。他看到对方是紫霜军团,紫霜军团是边防军团,北牧军有这么多边防军团,唯独只有紫霜军团能用王牌军的称号,可以看出,这支军团的士兵都是身经百战。宇坤不敢轻敌,他命令十七军团全线出击,只留下了一个预备役方阵。

    潘连进看到十七军团直接全军出击,自然全力抵挡,右路的战斗直接进入白热化。紫霜军团的士兵经历大小战役无数,但是还从来没有看到如此纪律严明又不要命的敌人。几乎说,十七军团在战场上的任何战术指令,协同作战都是方阵的天花板。两方军队本是同一个系统的产物,紫霜军团仿照的便是当年十七军团的作战模式,尽管紫霜军团在南疆的战斗中,凭借着高超的协作作战获得了无数胜利,但是此刻在老师面前,紫霜军团的每一个士兵都遭受着强力的冲击,第一次觉得自己的战术能力是多么的粗糙,甚至还有羞愧。

    宇文煦也看到了自己的紫霜军团正在勉强抵挡着十七军团的冲击,已经意识到敌人变了招。于是立刻命令莫然通知武青松加快进攻,以迅速击败敌人的左路,现在比的是谁的速度更快了。但是他忘记了武青松是皇甫晔的人了。

    皇甫晔病重,宇文煦作为临时指挥,这让武青松很不爽。更让武青松不爽的是,宇文煦把自己的近卫军团作为后备力量,这种只出工不出力,同时还要捡现成的行为非常让武青松反感。不过他也发现了自己的对手似乎实在是太弱了,便打算做个样子,卖他一个人情,又压上去十个方阵。仍然把最精锐的十个方阵留在手里。老实讲,武青松还是忌惮那些骑兵的。

    第三军团的本来已经难以抵挡,这十个方阵的生力军一上来,宇文鹤已经难以抵挡,但是他仍在大声呼喊,亲自站在一线一边杀敌一边指挥。可以说第三军团还能支撑到现在,全靠着宇文鹤。

    云川军团的士兵自然也已经发现了这一点,立刻集结了两个方阵朝着宇文鹤所在的区域靠了过来。在不断的蚕食下,宇文鹤和军团分离开来,最后云川军团用整整一个方阵士兵将宇文鹤团团围住,在他的周围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包围圈。宇文鹤在多次冲击下,包围圈越缩越小,最后被压缩着成只容下一人的小块区域,十几把剑同时刺出。这位第三军团的军团长,原十七军团第三百人队的百夫长就此阵亡。

    第三军团的士兵们看到军团长已经阵亡,开始纷纷后撤,再也没有了坚持的勇气了。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宇坤发现到了在泰克指挥的第二百人队的区域,紫霜军团的防线出了一个大口子。

    果然还是我宇坤的百人队!宇坤连忙亲自带着后备役方阵两百多人冲了上去。

    在强大的攻势下,口子被撕开,紫霜军团被分割成了两个部分,潘连进知道一旦口子扩大,再任由敌人突破,军团将彻底击败。潘连进立刻给出指令,全军后撤,再在后方重新部署防线。

    但是十七军团的士兵哪会让敌人有重新喘气的机会,随着紫霜军团全军后退,十七军团的士兵不给他们任何脱战的机会,纷纷地紧贴上去。紫霜军团的小小后撤,顿时造成了大量的伤亡。不过紫霜军团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后,还是在后面构建了一道新的防线,不过这道防线已经比之前浑厚的防线来说,已经变得稀稀拉拉。

    宇坤知道,只要再冲击一次,紫霜军团将彻底击败。而在西线的克难军现在也正面临着困难。第三军团已经击溃,克难军团接替第三军团丢失的防线,武青松终于压上了自己最后的精锐。克难军团尽管是地方武装,但是装备还算不错,饶是如此,在面对全线压上的云川军团也是相当吃力。

    甘博文知道自己的左路已近接近崩溃,但是他又不敢调动自己最后的第六军团前去支援。因为敌人还有强大的近卫军团没有出动。

    只能等待。

    同时在等待的还有宇文煦。

    紫霜军团虽然通过及时后撤,勉强顶住了敌人的第一轮进攻,可是第二轮呢?潘连进还能抵挡多久?他潘连进毕竟是大内系的人,不可能指望他为这场战斗把自己的军队打光。宇文煦决定提前做好准备,让其后方的严州府州兵前压,万一紫霜军团又被突破,至少还有人接应。

    但是,这一以防万一的措施,让紫霜军团瞬间丧失了抵抗的决心,既然后方已经有人接应,就说明有了退路,人有了退路就没了拼尽全力的决心。

    十七军团又来了!紫霜军团在承受了第一波的伤亡后,就纷纷开始向后方溃退,即便潘连进连续斩杀数人也阻止不了自己的士兵溃败的事实。潘连进看见宇坤已经带人杀到眼前,感叹道:“果然是后浪推前浪。”知道自己已经控制不住了,便放弃了挣扎,顺势向后退去。

    就在这时,宇坤接到了后撤的命令。因为克难军再也不能抵挡敌人东路军的攻势。即便是柯思明亲自率领骑兵出击,但是云川军团毕竟是精锐的重装步兵,在面对骑兵铁骑时,能通过布阵来躲避铁骑的突袭。可以说,黑骑兵在面对站好位置的云川军团时,几乎没有任何办法。

    “告诉甘博文,克难军准备后撤!”柯思明是商人,他不会傻到把自己的家底交代在这。

    甘博文知道今天已经不可能击败北牧军了。一旦克难军撤出战场,这场战斗就再也不可能获胜。只能让宇坤的十七军团回来,接替中军的位子。

    于是第六军团开始从左翼出击,十七军团从右路后撤往中路移动。

    武青松看到中路的第六军团往自己这边而来,也不敢全线推进,也命令自己的云川军团有序地后撤,以防止自己的军团的侧翼遭受攻击。

    此战已经无法再有任何结果。宇文煦发出了鸣金收兵的命令。

    甘博文终于长吁了一口气。

    双方士兵开始有序地撤出战场。

    在战场的西部,紫霜军团死伤的士兵达到了五千人,构成了颜色分明的两道紫线。

    而在东路战场,第三军团死伤的士兵几乎布满了整片区域,因为第三军团的军团长阵亡,让逃跑变成了一场大屠杀,云川军团几乎是踩着第三军团的尸体往前进。

    不过,讨逆军实力尚存。克难军虽然遭受冲击,但是最精锐的黑骑兵只是发动了第一波攻击就因为效果不佳而选择不再出动,而相对实力较强的第六和第十军团,也没有出现太严重的损耗。

    但是,在北牧军方面却有了不小的损耗,这一仗,北牧军仅剩的三大王牌军团,紫霜军团已经被打残,而云川军团虽然连胜两仗,但是还是造成了一些损失。目前只有宇文煦自己的近卫军团毫发无伤。不过宇文煦不是刻意保存实力,实在是因为当十七军团后撤到中路时,当时战场的态势,即使是让近卫军团出击,也可能再获得任何实质性的战果了。

    “严相,你再把你当时击败紫霜军团的过程再讲一遍,我还要听!”公孙雪微听完了严彪带来的前线战报后,心里既担心又喜悦。

    想不到短短一个月不见,宇坤已经成为了十七军团的临时军团长了,而且连获两大军功,不禁心里感到甜滋滋的。距离上次望雪城分离,已经过了一个多月,前线战事胶着,宇坤也根本无暇抽身返回望雪城来见一面,对于宇坤的思念让公孙雪微感到坐立不安。

    此刻,公孙雪微恨自己不是男儿之身,不能同宇坤上阵杀敌。可是,又转念一想,如果自己成了男儿,那,那还怎么......想到这里公孙雪微把自己羞得满脸通红,一时忍不住,就哭了起来,总觉得自己竟然这么无能为力。

    煊炎皇帝没有让严彪真的再讲一次,又为他续了一碗茶后,问道:“听说这次柯家兄弟出力不少,连宝贝女儿都去了,严相到底给了他什么好处?”

    严彪笑着回答道:“河西郡早就是他柯思明的囊中之物,我只不过是把本属于他的东西还给他罢了。河西郡连着北蛮人,虽有边关通商的利润,只是朝廷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军力和财力来防止北蛮人,现在直接给了他,也算是省去了一块心病。”

    煊炎皇帝微闭着双眼,轻轻地咳了几声:“当年咱们可是花了不少心思才打下来的地方,严相就这么把我们的东西拱手让人了。严相好气魄啊!”

    “陛下说笑了,这天下打来打去。今天是你的,明天又是他的,这天下本就不是任何人的天下,又何来你的我的。”严彪看来是一点不把煊炎皇帝当皇帝了。

    煊炎皇帝也不恼,“还是你厉害,我说不过你咯!”说罢,两人不禁呵呵大笑起来。

    公孙雪微才不管什么天下不天下的,但是在刚刚的对话中,她听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严相,你说柯思明的女儿也去了?”

    “正是。我听说她还独自带人抓了几千赤魂军,连赤魂军的军团长也被逼的走投无路而被自己的手下砍了头。”

    公孙雪微脸一阵红一阵白,脸上露出阴晴不定的神情。突然,公孙雪微忽得站起,从墙上拿了李三的旧弓就走。

    “阿微是要去哪?”煊炎皇帝明知故问。

    公孙雪微站在门口,狠狠地道:“她柯楠音是女人,我也是女人,凭什么她上得了战场,我就上不得?”说罢,就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煊炎皇帝和严彪不禁哈哈一笑。

    “这娃儿,是担心有人抢他的心上人啦!”

    煊炎皇帝似乎并不打算强留公孙雪微。只是笑着低头不语。

    “她知道对面那个人是谁吗?”严彪忽然问道。

    “嗯。人总得面对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