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心境干涉录

第四章 当然是先吃饭要紧!

    房间里又冷清下来,郁舟将笔记本放回抽屉中,起身收拾茶几上的茶壶和杯子。

    推开藏在绿植后的门,那是一个盥洗室,将茶壶和杯子放进洗手池中,沥出茶叶倒进一边的桶中,清水简单冲洗一遍后又浸在开水盆里。

    等待浸泡的时间郁舟又将移动后的沙发挪回原位,将办公桌上凌乱的纸张收拢归档,清扫了地面的灰尘,然后坐在沙发上远远望着书柜开始发呆。

    是的,当心理医生档期出现空档的时候,就会像一个等待唤醒的应答机器那样,直到下一阵敲门声将他带入工作状态,如果你悄悄从阳台摸进去,就会发现房间里的时间停止在你从正门离开的那一刻。

    郁舟盯着石膏像,眼神开始有些飘忽,他在将刚刚发生的事情进行细致的归类,然后一一存放到自己想象出来的地下室中。

    郁舟把这个地下室叫做阶梯,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记忆术,首先凭空想象一个事物,可以是房间、物品、一个公园、一只箱子,甚至可以是一枚刻画着许多格子的罗盘,然后详细的想象这个事物的具体样貌,越详细,之后的记忆效果就越好。

    再根据要记忆的事物归类放置在这个想象的空间中,无形之间便记忆与之产生了联系,在反复的使用过程中,想象会越来越真实,记忆亦越来越容易。

    郁舟选择的是一条无限延长的台阶,他半躺在沙发上,想象自己一步一步走下阶梯,他的皮鞋在这无限空间里发出踢踏的回音,可以容纳三个人并排行走的台阶两边是一片混沌与黑暗。

    郁舟就这么不急不缓的走着,在他触手可及的身边,台阶的混沌里漂浮着各种各样的物品,有粗糙的布娃娃,血迹斑斑的绳索,散发着光亮的嚎叫声。

    郁舟脚步不停,身边的漂浮物也逐渐减少,当走到一段新的台阶时,他停下了脚步。

    郁舟回头沿着阶梯往上看了一眼,来时的入口变成了遥远的光点。

    他闭眼又睁眼,手上出现了那个布满裂纹的石膏像,触感和重量与真实别无二致。

    郁舟将握着石膏像的手向阶梯外伸出,周围的混沌自动的退开了位置,将石膏像严丝合缝的包裹了起来,静静悬浮在半空。

    郁舟收回手,一些未曾留意的细节从脑海里飘过,他决定给自己的老师写一封信询问一下情况,于是他再次睁眼,回到了办公室。

    刚想起身写信,肚子却不争气的叫了起来,已经过了中午,经过忙碌的上午和思维的消耗身体发出了严重抗议,郁舟表示服从身体的本能,先做一顿午饭犒劳下自己,毕竟今天难得的有客人上门,虽然并没有收入,不过眼下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赶紧让空虚的胃和小肠满意才是最要紧的。

    郁舟下了楼梯,沿着楼梯旁的通道走到底,那里有两扇门,一扇在楼梯下,是储物间,另一扇通向厨房,在办公室的正下方偏西,与卧室和小餐厅隔开,为了让办公室更加舒适,郁舟将卧室搬到了一楼。

    他穿过卧室和餐厅来到厨房,搜罗了一圈,只发现了几颗发芽了的大蒜和一些前几日的蔬菜,没办法,郁舟只好准备出门采购。

    纽兰镇距离斐斯港很近,近到徒步过去只需要二十分钟左右,因此水产十分丰富新鲜而且价格便宜,现在刚过禁渔期,海上往来最热闹的时候,市场也是一样,郁舟从入口进去,即便是中午仍然有不少商贩摊前围了人。

    “郁医生出来买菜吗?”有熟悉的商贩向郁舟打招呼,郁舟点点头报以微笑,脚步不停。

    在市场快速的转了一圈,将需要的物资采购完毕:一条肥硕的海黄鱼,一提羔羊肉,几颗土豆和新鲜的蔬菜,几颗黄柠还有一些调料一共花了六十三铜里昂。

    里昂是沙林的通用货币,分为铜银金三种,铜换银根据市场波动在一百比一左右,银与金则以十比一交换,还有写着面值的纸币作为补充。。

    回到住处,郁舟先将米饭放在小锅中生火煮好,再简单的处理了一下海黄鱼,去鳞后掏出内脏洗干净,斜着在表面划了几刀,切了些姜丝和葱蒜塞入其中,又倒了点酒腌制去腥。

    在等待的时间从厨房柜子中拿出一口铸铁平底锅,在炉子中生火后放在上面均匀加热,估计腌制时间差不多了,郁舟往锅中倒了些橄榄油,再将肥硕的海黄鱼滑入锅中。

    刺啦的响声伴随迅速升腾的食物香气,让郁舟忍不住咽了口口水,脑海里想起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话。“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

    轻轻的用铲子推动海黄鱼防止它的表皮粘在锅上,等时间差不多了又将它翻了个面,调好的料汁往锅中一倒,均匀持续的用铲子淋在鱼身上使其更加入味,出锅装盘前郁舟又切了一个黄柠将汁水往鱼上一淋,一道简单却美味的香煎海黄鱼就完成了。

    趁着锅还热,郁舟又迅速炒了一份蔬菜,然后一齐将饭菜端到餐厅。

    虽然来纽特镇已经一年了,但是依旧不习惯这里的饮食方式,沙林国内大多数人都以小麦磨粉制成的面包为主食,也有郁舟这样偏东方的,以大米等为主食的人。

    郁舟一开始还担心这小镇只销售面包,来了以后才发现镇上以米饭为主的人为数不少,包括另一边的邻居茵娜大婶一家,还有铁匠兼职民兵的吉亚科、卖菜的帕特丽夏大婶等等。

    “感谢莫伊塞斯主席把大米引入沙林!”郁舟默默感谢了一下沙林共和国的前主席,顺便感谢了一下打捞了海黄鱼的渔夫,夹起一块鱼肉送入口中。

    嫰,滑,香,郁舟来不及更多的评价,腹中的饥饿促使他风卷残云般将桌上的餐食解决干净,蔬菜是早上新鲜摘下的,大米是迪铺镇出产的,那里接近沙林著名的淡水湖,福尔斯之镜,因此稻米生长的格外好。

    满意的摸了摸肚子,郁舟懒洋洋的斜躺了一会儿才起身收拾桌上的狼藉,又将刚刚未处理的羊羔肉和土豆放到橱柜中,这可是今天晚上的奖励。

    回到二楼又给自己泡了一壶茶,这次是郁舟自己专用的瓷杯,白色主体带有彩绘,画着一名头戴蓝色冠羽的持杖女子形象,她被称作纳西,这形象也在先觉院的入校大厅里挂着,是代表洞察和真实的神祇。

    磨蹭良久,郁舟再度坐到办公桌前,面对信纸,郁舟仍然不知道如何下笔。离开希罗维亚已经一年,种种景象却仿佛还在昨日。

    他揉了揉眉心,终于写下了第一句话:敬爱的杜马老师,希望您最近身体都好,瑞冯已至我诊所,学生有一些发现想与您汇报……

    郁舟不敢停笔,将石膏像的发现过程简略描述了一遍,又接着往下写:“在进行相应的治疗后瑞冯的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但仍有几处特殊情况学生感到有必要和您取得联系。”

    下笔不停,郁舟将几处疑虑写进信中,最后再次恭敬的祝愿老师一切都好,底下署名签字,将信折好塞进信封中,盖上火漆,一封信就写好了。

    郁舟松了口气,趁着这次机会也可以了解一下老师的近况,在他心里,杜马亦师亦父,郁舟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在寄宿家庭间的辗转使他很早就表现出了察言观色的天赋,虽然生活不曾宽容,但好在借助政府的助学贷款和学校的资助郁舟最终完成了学业。十几年苦涩艰难唯有郁舟自己知道。

    而他人生的转折点是在一次先觉院心理学院的公开讲座上,郁舟作为杜马的幸运观众获得了一套心理学的入门书籍和联系方式以作交流。

    一来二去,杜马逐渐发觉了郁舟身上敏锐的观察力和缜密的分析能力,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郁舟的生活近况后更觉得这是不可多得人才,因此在郁舟仅修完中学一半课程时就在杜马的内荐下完成并高分通过了先觉院的笔试和面试,

    用杜马的话来说,郁舟虽然不是最年轻的,但一定是最有潜力的那一个。就这样,郁舟正式成为了先觉院的一名教授助教。

    是的,因为在所有参与面试评审的教授都认为先觉院的初阶课程已经不适合他了。

    然而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当知道郁舟并不打算留在希罗维亚,而是要来这么一处默默无闻的小镇时,杜马气的当场把他最心爱的茶壶摔了个粉碎,并声称再不过问郁舟的情况,哪怕郁舟离开先觉院的那天杜马也不曾出现。

    因此,这封信对郁舟来说也是一次破冰的机会,郁舟仍不明白老师将瑞冯送过来的目的是什么,一次考察?还是傲娇老人的一次试探,但是无论哪种,都证明遥远的帝国之州还有一位老人在记挂着自己。

    虽然人们往来有巴士或者动力火车,但是信息的交流仍没有快捷的渠道,曾经有人试过训练鸟类进行信件传递,但无一例外的都以失败告终。联系远方的亲朋只能依靠信件交流,且不说这方法效率低下,有时还存在丢失信件的情况。

    郁舟将信揣进衣服贴身口袋中,去邮局将信寄了出去,顺路又买了一些日用品回来。

    郁舟虽然离开了先觉院,但是作为先觉院心理认知系的顶尖教授,杜马依然强行为他保留了教授助理的名额,就这样,郁舟成为先觉院唯一一个不上班也能领到不菲工资的助理。

    当然郁舟并不知道,他还以为这是先觉院的失业学生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