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将记

第十一章 宇文智及

    秋末,初冬。

    临近傍晚,天气阴冷,细雨夹杂飞雪。

    湿漉漉的街道上,只几家灯火,略显冷清。

    一架牛车慢慢驶来,停在街道上。

    赶车的老汉,拍拍牛车上的稻草堆说道:“小兄弟,到了。”

    李民从稻草堆上跳下来,四下观望一番。

    “过了这条街,瞧见一片湖,坐船去到对岸,就是穹天青山的地界了。”

    李民从怀里掏出一些银子,递到老汉面前:“多谢老丈,一点小意思。”

    “小兄弟,使不得,这怎么好意思呀,”老汉嘴上虽然拒绝,最后还是笑嘻嘻地收下了。

    别过老汉后,眼见天黑,李民本想在街上找个客栈落脚。

    可才傍晚时分,街上的店铺和客栈却早早打了烊,紧闭大门。

    没有办法,只有沿着街道一直往前,走了一会儿后,来到了老汉说的湖边。

    湖上一盏灯影幽幽出现,一艘小船慢慢从对岸驶来。

    李民心情激动异常,走了快一年,终于要到这穹天青山了,急忙挥手示意。

    小船靠岸后,一位年过花甲的船夫撑着船桨,跳下船后,也不理会李民,将船停泊好。

    “老人家,您好,我……”

    “太晚了,今天不摆渡了,明天再说,”船夫摘下斗笠,夹在腋下,仰头感觉到细雨飘飞,“这鬼天气,真是晦气,呸!”

    这船夫虽是脾气古怪但李民没有办法还是跟着他:“那老人家,能让我到您家借宿一宿吗?”

    “到穹天青山拜师的?”

    “对,希望您老能行个方便。”

    船夫这才打量起李民,大拇指摩擦着食指:“十两。”

    李民从怀里摸出一个钱袋,把里面所有的银两全掏出来:“我没那么多,您行个方便,我所有的钱全在这儿了。”

    船夫一把薅过银两,数了数,揣进兜里。

    李民松了一口气,跟着船夫来到离湖边不远的一处房屋门前。

    打开房门,李民想跟着进去,船夫却拦下他。

    李民诧异得望着船夫。

    船夫指了指房屋边上的一个破茅草屋:“去那个驴棚睡,没事别叫我。”

    “啊,您看,我是没凑够十两可……。”

    “你明早坐船有没有钱?一共几两银子,又让你住,又让你坐船,你还想怎么样?”说完,船夫“砰”的一声,重重把门关上,“不想住就滚!”

    李民无奈只得到旁边的茅草屋住下。

    一进去,发现竟然还有一个人睡在棚里。

    那人听到了动静,揉揉眼睛,起身仔细端详起李民,疑惑说道:“我怎么好像在哪里见过你?”

    李民也打量起眼前这个和自己年龄差不多大的人:长得肥头大耳,一脸富态,穿着华贵,一看就是有钱人家的少爷。

    “不会吧,我对你没什么印象,”李民说道。

    那人一歪头,想起了什么,一拍大腿,指着李民惊讶道:“是你这小偷!”

    “嗯?”李民更加疑惑。

    “今年春天,西域唐城,当时也下着小雨,而且你应该还有一个同伙!”小胖子狠狠说道。

    “我去,这你都记得,”李民对眼前这个人有了些许印象,眼睛咕噜一转,“哎,你说,我俩一见面就谈这些,多伤感情。”

    “我不认识你,跟你没感情,把钱还我。”

    李民一屁股坐到他旁边,勾住他肩膀:“这不就有感情了吗,认识一下,我叫李民。”

    小胖子拨开李民的手:“跟我没什么关系,还钱。”

    “哎,”李民叹了一口气,拿出空的钱袋递给他,“我一路上省吃俭用,好不容易到这穹天青山学艺,本来还剩了一点,结果全给了那个摆渡老头了。”

    “嗯?你也是来这儿拜师的?”

    “对呀,要不然,我不远万里,从唐城来这里干嘛。说不准,以后我们还能互相照应呢,兄弟,怎么称呼?”

    小胖子摸了摸钱袋发现确实空了,低头叹息:“算了,以后说不准还要照面,我叫宇文智及。”

    “当真是大人有大量,”李民咧嘴一笑,“对了,宇文兄,你能不能再跟我介绍介绍这穹天青山。”

    宇文智及看着李民:“你事先都没了解一下这穹天青山的情况吗?”

    李民似乎毫不在意:“不止穹天青山,江湖上,所有门派都不了解。”

    “那你干嘛跑这么远来这儿拜师?”

    李民一脸神秘,指了指驴棚顶:“我上面有人。”

    宇文智及翻了翻白眼开始介绍:“穹天青山位于这大隋皇朝南部,地理位置奇特非常,四面环湖,一门一山。传承已有两百余年,徒众上万,称得上是一流门派。但南部除了穹天青山以外,还有一个门派……”

    说道这里,宇文智及眼神里流露出一丝忌惮:“它叫秦福上宫!据说,只是据说,这个秦福上宫流传八百多年,底蕴可谓深不见底。不仅如此,它还掌握着古时流传下来的炼丹之术,江湖上没有哪个门派敢不卖它的面子,某种程度来说,它是大隋第一派!”

    李民一听秦福上宫这个名字,立刻就回想起来,几个月前玄奘小师傅给自己和周想吃的复生丹,就是它那儿炼出来的。

    他拍手叫好:“宇文兄当真是见多识广,佩服佩服。”

    宇文智及嘴角一翘,一脸骄傲:“那是,我这几年在江湖上也不是白混的。”

    一阵冷风吹进驴棚,李民不禁打了个哆嗦,裹了裹自己身上略显单薄的衣服:“宇文兄,时间不早了,明天还要去山上学艺,我们还是早休息吧。”

    宇文智及点了点头,见李民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便说道:“我们两个挤挤睡吧,更暖和些。”

    李民干笑:“谢谢了,宇文兄。”

    “但我先说明白,是背靠背的挤。”

    “当然。”

    一夜再无话。

    第二天,清晨。

    难得秋末,朝阳升起。

    船夫来到驴棚,见李民、宇文智及二人相拥而睡,用斗笠拍拍木柱:“喂,醒了,过湖去了。”

    两人睁眼,发现怀抱着对方,相互嫌弃,立刻推开彼此,同时脱口一句:“屮!”

    起身后,跟随着船夫上船,驶向了穹天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