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闻北伐

第44章 先攻

    王恬看着郭默有些意动,添了最后一把火:“郭将军,我兄王逸少如今也在广陵,此战过后,我定会将他也带上。京口若克,庾公率会稽军自可守住京口,扬威将军顾公便可率兵与我等汇合。”

    王恬此话虽说的是王羲之,但其意在郗鉴。

    王羲之本为秘书郎,苏峻之乱时跟着他的夫人郗璇跑到老丈人郗鉴处避乱了。

    王恬想要在陶侃面前虎口夺食,郗鉴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但郗鉴此人谦退中庸,不会愿意在苏峻之乱中过于耀眼,成为焦点。

    郗鉴以谦退自处,其如今已是司空,若是将功勋分润出去,郗鉴说不定还会暗中推波助澜。

    虽然王恬与吴中士族有些龃龉,但此次苏峻之乱中,他们并未取得多少功勋,若是以利诱顾众,想必顾众不会拒绝。

    届时,建康城下,徐州军、琅琊王氏、吴中士族,虽然分功的人多了,但如此胜利的把握才大,不是对苏峻的胜利,是对陶侃温峤庾亮的胜利。

    蛋糕做大了才好分。

    郭默懂得这个道理。

    郭默沉吟片刻,也不再犹豫,便欲起身告辞,再去与刘钜、曹纳言说。

    王恬见状,长舒一口气,按住郭默的手:“郭将军,事不宜迟,你只需派人去曹刘二人的营里告诉他们,京口若下,建康之战,当以二人为先锋即可。此时历阳军疲敝,还是应当握住机会,削弱京口城防之力。”

    “届时你我二军齐攻,便是二人有所犹豫,也会怀疑我是不是还留有后手,定会加入攻城,以恐功劳旁落。曹刘二人毕竟还是郗公麾下,要想说服他们,还需攻下京口后,我亲自过江去寻郗公。”

    郭默点了点头,压住心中的热火,对王恬抱了一拳,便不再言语,回到大营去了。

    孙卫见郭默离开,方才来到的王恬身边,对着王恬说到:“将军,郭默此人,胆小怕事,临阵脱逃之事干过不少,将军得提防一二。”

    王恬笑了笑,他自然是知道孙卫对郭默没有好感,但此时又能如何呢?

    若是没有郭默襄助,他这两千余人,无非是在京口城下送死罢了。只有拉上郭默,造造声势,才能让曹刘二人早就躁动不已的心再加一把火。

    曹刘二人虽然与郭默一样想要混些军功,但他二人毕竟在郗鉴麾下。

    而郭默自中原南下后,毫无根基,因自身劣迹,也无重臣为援,迫切需要寻个荫蔽。

    正巧刚上王导口不择食,大肆吸纳苏峻部将。连苏峻部将都可以依托琅琊王氏,他郭默也可以。

    郭默和王恬,是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

    半个时辰后,待郭默传来口信,言说一切都已妥当,王恬也不再犹豫,从营中披挂而出,来到军前。

    王恬站在军前,没有慷慨激昂,自武进尾随而来,这历阳溃军本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他要的,乃是京口城。

    但此战,他既是先锋,也是辅助。

    王恬需要用这历阳溃军吸引城内注意,郭默以及闻风而动的徐州军,才是主攻。

    随着击鼓之声传来,稍作休养的王恬军在射了两拨箭雨后,便开始举盾向京口城下移动。

    在京口城下勉勉强强有个军阵样子的历阳溃卒,看到王恬军向他们步步推进,顿时骚乱再起。

    而听到城墙上传来的击鼓进军之声,历阳溃卒更是有些畏缩不前。

    无他,管商在刚才的空当,已经顺着城上扔下的箩筐,吊上城去了。

    城上视野更好,作为一军主将,指挥起来也会更方便。

    更不会被斩首,导致一军迅速溃败。

    起码管商是这样对自己说。

    城上的士卒此时也并无战意,被徐州军围困,加之三吴粮路断绝,城内粮草并不充裕。还能接收到建康消息时,收到的也都算不上好消息。

    此时,城上的士卒想着,王恬将城下溃卒屠戮干净后,也无力攻城。

    届时又混过一天,大家在京口城上城下枯坐,相安无事,岂不快哉。

    随着城上箭雨的抛洒,城下的溃军无可避免的也被误伤。

    也许不是误伤,从始至终,马雄就没打算让这些溃卒入城。

    开城门迎这些溃卒入城风险太大,便都当做障碍,延缓王恬军的行进,也是极好。

    王恬在盾下,顶着箭雨前进,瞄着那些离他越来越近的溃卒,王恬让声音洪亮的士卒在掩护下高喊:“城内绝无可能让诸位入城,诸位随鹰扬将军攻城,才有生路。苏峻已败,诸位此时不戴罪立功,更待何时?”

    听闻此言,有些早就想要投降的历阳溃卒立刻放下武器,向王恬军奔来,本王恬军一刀一个,全部清理干净。

    其他士卒见眼前是汹汹盾墙,身后是城上箭雨,一时间进退两难,不知到底该往何处,竟然愣在了战场上。

    王恬军不紧不慢,缓步推进,除了那高声大喊劝降的士卒,只有沉重的脚步声,以及箭矢拍在盾牌上、尖刀划破身体的声音。

    马雄依然在城墙上冷眼看着城下。

    因为王恬的突然到来,京口南门聚了不下三千兵,剩余兵力依然在紧盯西门的徐州军。

    若是这三千军齐出,未必不能将王恬击退甚至杀上一阵。

    但又何必呢?

    若是建康石头城被攻下,那京口是战是守没有任何意义,保存兵力,届时直接投降便可,未必不能比那路永匡术谋个更好的前程。

    若是建康石头城仍有余力,那固守京口,不出城浪战,便能吸引东线军队几乎所有的目光,为苏峻分担极大的压力。

    看着城墙上的箭雨不断射杀向城墙底下逃跑的历阳军,城下的历阳溃卒紧绷的那根弦终于到了临界点,进也是死,退也是死,那便选个没有那么恐惧的死法。

    王恬无疑是令他们恐惧的那个人。

    更何况,那戴罪立功的说辞,虽然缥缈,但终归是有些希望的。

    若是不降了王恬,随他进攻,他们这些城下之人,迟早死尽。

    若是降了王恬,攻下京口,虽然依然九死一生,但毕竟是有那一生的。

    终于,大批的历阳溃卒开始向城门倒卷而去。

    城墙上的箭雨愈发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