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燃明

第二百四十章 道标 2 戚公台

    “陛下,臣并非反对,只是好奇,为什么陛下会忽然想到要建鹏举城?不知......此城距山海关大约有多远?”

    飘飞的思绪初定,后勤部右侍郎张春脑海中就闪过了一些惊心的念头,便忍不住又紧张地问了出来。

    近十年以来,辽东辽西尽丧,山海关不知不觉中成了大多数人考虑关外之事的起点坐标,无论是战是守,张春自然也是如此。

    “也没什么,敬仰长存朕之心中,此时不过是水到渠成罢了。至于建城的位置,朕打算在原努尔干都司扎肥河卫的位置。大江从西北流经此卫城之后拐而向东,过此卫城东边不远便又汇入了南边的其他支流江水,江面变宽许多,一直流向东北方,直入东方的大海。朕就将扎肥河卫以东的这段大江命名为沥泉江,将来,在入海口的位置,再建一座泉锋城。至于鹏举城距离山海关......差不多三千里吧。”

    “三千里?奴儿干都司,大海边,泉锋城?沥泉枪之枪锋?!”一个个念头闪过脑海,王战身边诸人都是倒吸一口凉气,心中升起诸般复杂的感觉。

    他们知道皇帝志向远大,知道皇帝心中的大曌早已不是收复辽东可以局限,也知道皇帝念念不忘汉唐故土,在万岁山也经常看皇帝的世界地图和地球仪,可是当皇帝现在明明白白的说出建城之地,他们还是震惊不已。

    虽然大曌国初就在那里建了三百多卫所,一直建到了极东的大海边,但那终究是所有大臣嘴里的苦寒之地,是发配都不会轻易想到的地方。

    在那里建城,要多少钱粮人力?建成之后又要多少人力物力维持?会不会拖垮朝廷?

    此时已经不是太祖、成祖征讨漠北的强盛之时,也不是强汉盛唐鼎盛之时,此时诸人再是有志报国也没有大唐边塞诗人的胸怀气度。不是没有远大志向,而实在是环境使然——京城是全国人才荟萃之地,边关却已经压缩到京城附近。成祖后期边塞便已经南移,近十几年来更是被一个辽东就吸引了所有的目光,眼睛盯得近了,胸襟眼光实难广远。

    但片刻之后,继震惊而起的,是开胸顺气的感觉,似乎是刚喝下一大碗开胸顺气汤,心胸在一瞬间不知被震撼的宽阔了多少,似乎已经广阔得可以包覆这方天地。

    “圣上,臣听说过那里,历代臣子都说那里是苦寒之地,冬季酷寒无比,我朝历来在那里都是有投入而无产出。若是在那里建起一座大城,建城钱粮必定所需非少,城中驻守生息之大量戍卒与人口恐亦不足,每年所需运送的大量粮食更是朝廷永久的负担,圣上三思啊。”袁崇焕面色凝重,其他诸人也对皇帝行着注目礼,显然也是同样的意思,心中都有些担心。

    他们在万岁山听王战讲课的时候说过,“这世上没有无用之地”,可是终究没什么直观感受,毕竟除了少量的东珠和毛皮,再有一些极其珍贵的老山参,大曌历来没从那里得到什么收益,反倒是赏赐出去的更多,用来维持卫所存在的费用更多,真正是得不偿失,是朝廷的负担。

    不只是袁崇焕他们,其实此世此时大曌所有的人都是这样认为的。而袁崇焕他们跟着皇帝日久,越来越精于实务,务实的心思更是压倒一切,震撼开的胸怀并不会让他们好大喜功。

    “哈哈哈哈,你们不用担心,朕不是好大喜功。但是朕必须为华夏占据最有利的自然形胜之地作为保护华夏子民的天然边疆。朕记得在万岁山讲课的时候给你们讲过苏武牧羊的北海以北,在此之前,你们不也是以为那里只是苦寒之地,经营那里是得不偿失?你们现在还敢断定这鹏举城所在就是无用的苦寒之地吗?”王战笑看着诸人。

    袁崇焕等人听皇帝说起万岁山讲课的内容,互相之间面面相觑,没人敢肯定天寒地冻的东北三千里就一定是无用之地了。

    “圣上,那里......一年也能收几十万张貂皮?”袁崇焕有些迟疑。

    “岂止是貂皮,现在朕就再给你们讲一讲奴儿干都司。朕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那里一年有半年是冬天,其中有三四个月会下雪,剩下的半年只能种一茬粮食。但是那里的土地极其肥沃,那里的土地是黑色的,肥的流油,开垦成熟地以后,一亩地一茬粮食至少可以收两石。仅以沥泉江以南来说,那里的良田如果都开垦出来,至少两百万顷,诸位爱卿想想,一茬可以产出多少?莫说养活一城之军民,便是十城百城也不在话下。不但能养活自己,还能反哺京城甚至山陕。而且,那里许多土地都可以作为水田,种上一季水稻,亩产至少三石。朕从长远打算,要向北海方向一路修城,而这里出产的粮食,运到北海,要比其他地方近得多,而且路更好走,一马平川。若是将来再将沥泉江利用上,将粮食先用水运运到上游,华夏北方从此彻底无忧。甚至将来北海附近也可以开垦出来,可以自给自足。”

    王战说得自信满满。自信的情绪也感染了袁崇焕等人。

    两百万顷?!

    不算老百姓手中留下的粮食,一亩收一斗田赋,那就是两千万石田赋入库。大曌现在一年收上来的田赋也不过才两千四百万石,就算以后按张居正厘清的田亩数量收上来七千万石,那这沥泉江一地也能占上近三成。这还没考虑老百姓手里的余粮,老百姓吃不了、用不净的粮食,养殖牲畜用一些,剩下的朝廷还可以收购上来,简直是可以永无饥馑,更可以以此为根基,辐射经营周边数千里辽阔幅员。

    “嘶......呼......”

    袁崇焕等人不由得深吸一口气,徐徐吐出。

    他们能看出皇帝对那里充满了憧憬,他们也对皇帝的话深信不疑。皇帝自五月天启之后的种种作为、课堂上讲的大地、地球、宇宙星空,已经让他们无数次的猜测,皇帝是不是脱胎换骨成了生而知之的圣人。此次德胜门前所未有的大胜更是令他们确信无疑,皇帝就是圣人在世。眼前的这笔账,更是令皇帝的形象在他们眼中闪起了稻麦的金光。

    “此一地年赋就能达到两千万石,不止国库充盈,百姓更是必定富足,想想都令人神往啊!”精通数算,心里瞬间算清了这笔大账,毕懋康抚须的手指都有些微颤抖了。

    “是呀!”

    “是呀!”诸人齐齐惊叹。

    他们对皇帝已经是无条件的信任,而王战也确实不是为了以大言鼓动他们而有所夸大。

    不算吉林和辽宁,仅以彼世黑龙江为例,退耕还林还草之后,耕地还能达到两亿两千万亩,年产水稻、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近一千八百亿斤,当然,这是经过农业科学家呕心沥血几十年选育良种的结果,水稻、玉米亩产可达千斤以上,其中最高产的玉米亩产可达一千四百斤,大曌此时当然远远达不到这种水准。可即便以大曌此时的粮食种植水准,凭此肥沃的黑土地,一亩两石粟、麦,也就是三百七十六斤还是差不多能达到的,这样一年下来总产量差不多就是四亿石。年赋一斗,朝廷一年岁入就增加两千万石,足以支撑很多长远大计的施行。

    北大仓绝不是说说而已。

    “不只是粮食,那里还有大片的森林,除了巨量的木材,森林中同样物产丰富。”

    “不止如此,最令人惊奇的是,那里虽比辽东寒冷许多,但是天候极少干旱与洪涝灾害,几十年也未必有一次,长年的风调雨顺。即使不靠江水、只靠雨水的土地也至少能保持中田以上的收成,那里根本就没有下田。那里一旦开垦出来,必定可以成为我大曌第一粮仓,更胜苏湖,大曌从此再无挨饿之人。”

    “这还只是表面上,那里的地下还有无穷无尽的铁矿、石炭、石脂水,这些都是华夏子孙后代最长远的力量源泉。火焰与钢铁,是未来几百年的力量基础,将会与格物科学、监察体制一起,构成国运的基石。”

    王战滔滔不绝。长城敌台之上,寒风似乎都变成了浩荡雄风。

    看着意气风发、思虑深远的皇帝,群臣确信无疑,大曌国运必将鼎盛。他们的心中,对未来也充满了向往。

    “圣上宏图,臣愿追随。”袁崇焕沉稳而坚定的声音响起。

    “圣上宏图,臣愿追随......”敌台上所有的人向皇帝施以军礼。

    君臣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对先烈的敬仰在此时共鸣于山峰之上,回荡于山谷之间。

    凛冽的朔风,吹不散心头的火热。

    ......

    “将那里开垦出来,还有一个最大的益处,诸位爱卿想想,是什么?”待臣子们情绪大略平复之后,王战又笑着问道。

    “最大的益处......”王战身边诸人都陷入思索当中。

    良久,无人出声,袁崇焕有些迟疑,似乎想说什么却又不确定。

    “好啦,此题不急,留待回返京师再说,现在咱们也该走了。”王战招呼诸人一声,转身向敌台下走去。

    山谷中的大军,大部已经进入急行军状态。

    “张爱卿,朕脚下这座敌台就命名为戚公台,山岭名为武毅岭。你记下此事,回朝之后记得安排工匠整修此台,在这里立一座大大的碑,将戚继光一生功绩刻于碑上,永志纪念。所刻内容,你去请老师斟酌。”

    王战边走边对张春交待。他要将一位位先烈英雄都树立起来,让他们成为华夏后世子孙前进的道标,贯彻古今,照彻未来,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