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道纪年

第二章 云棠公主

    “西北军由淮王统领,雍州防务也是淮王主管。淮王是陛下的胞弟,与陛下关系极佳,多次立下大功。这西北军中之事,以常理论由淮王彻查,不比朝堂中派人要合适许多。”

    柳茗言罢,孙公公面上笑容已经完全收敛,他冷声道:“柳都尉听令行事即可。随意揣测王爷与陛下之事,咱家会一一禀报陛下。”

    “卑职不忍殿下远行千里,一时失言,还请公公恕罪。”柳茗躬身行礼。

    “也在柳都尉这坐了许久。咱家回宫服侍陛下了。”孙公公拂袖起身冷声道。

    柳茗送他出了柳府,行礼道:“公公慢走。”

    “柳都尉不必再送。”孙公公冷声离去。

    柳茗立于府门外,默然望着孙公公远去的背影,沉思许久后,才回到府中。

    皇宫,太清殿。

    一位丰神俊逸、威严非凡的男子,身着金色龙袍,坐于殿中审批奏章。正是当朝皇帝李卿彦。

    此时接近晌午,批过奏章后,皇帝将要用膳,殿外进来一位宫女对李卿彦下拜行礼道:“陛下,孙公公已经回宫,就在殿外。”

    “宣他进来。”李卿彦开口,声音威严至极,却很是年轻。

    孙公公进殿便拜:“见过陛下,陛下万岁。”

    “免礼。去过柳府了?”李卿彦看完手中的折子,御笔批红,随后看向孙公公。“说说吧。”

    孙公公这才将柳府之事一一道来。

    听到柳茗的那个问题,李卿彦非但未曾动怒,反而笑了:“这柳家的小子比他爹要聪明的多,柳志远可没有他儿子机灵。”

    “陛下所言极是。”

    “孙正人,你午后去将朕的旨意送到云棠府,命刘诚给玄甲军发一道调令,由玄甲军都尉柳茗保卫云棠殿下前往雍州。

    你将两位国师给的佛宝和灵箓带上,佛宝交给云棠,灵箓给柳都尉,再叮嘱他一句好生保护公主。”李卿彦俊逸非凡的面容浮现笑容,显然心情不错,嘱咐道。

    孙公公一愣,未能及时应答,片刻后才回过神来:“老奴死罪,请陛下责罚。”

    “诶,将朕交代的事,做好就行。”皇帝摆了摆手。

    “老奴领旨谢恩。”孙公公行礼后,小步快趋退出太清殿。

    李卿彦面无表情地盯着眼前的御案轻声念道:“你究竟想做什么。”

    城东,云棠府,院中石亭。

    前来传旨的孙公公跟在一位堪称天下绝色的女子身后,他全程低着头,弯腰赔笑极为恭敬:“云棠殿下,老奴此来是传达陛下的旨意,旨意已经传到,老奴还要回陛下身旁伺候,便不再过多打扰。您看?”

    “孙公公难得到本宫府上,本打算让公公喝杯茶再走,既然公公宫中事忙,那云棠便不留公公了。”云棠公主轻启朱唇,一身两侧衣摆上绘朝凤图的青色大袍,未曾盘着多复杂的发髻,一支金簪像是普通的装饰,那如油墨般黑亮的青丝整齐披散,配上那举世无双的绝美容貌,见之如刹那春来,满城花开。

    “殿下还请留步,老奴不敢拿大。”云棠公主回头讲话之时,孙公公不敢抬头,赶忙行礼道。

    “也好。”

    “老奴告辞。”孙公公说完这些转身出门时,云棠已经回过头去。

    孙公公常年伺候李卿彦左右,且名声向来不差,即便朝中大臣以及多数皇子、公主对待他都颇为敬重。

    但能令这位毕恭毕敬、如履薄冰的除李卿彦本人外,便只有太子李丰与云棠公主。

    人皇与太子自不必说。

    云棠公主为何有如此威严?

    这位殿下芳龄不过二十二,却是一位真正的风云人物。

    五年前,云棠曾以假名将自己的考卷混入科举卷宗之内,不曾想竟高中状元。放榜之时,主考官却收到消息,此榜状元查无此人,闹出轩然大波。

    半日后,李卿彦下旨取消状元科考成绩,最终却不了了之。

    后来朝臣联席上表,请奏彻查此事,人皇陛下才亲自告知此卷是云棠公主所做。

    一时朝野震动。

    后又两年,齐王府出一悬案,齐王世子失踪,二子身亡。

    涉及宗室那自然直通天听,朝廷派出多位官员彻查此案,但最终结果却是线索不足,推断是齐王世子杀死其弟后不知所踪。

    齐王对这一结果极度不满,身披麻衣亲自上朝,向李卿彦哭诉此事。

    但朝臣中已无人敢挑头去查此案。

    几番拉扯之下,年仅十九岁的云棠公主主动请缨,总责此事。

    结果果真查明真相,且牵扯出背后一个牵扯地方官员、朝中大员、江湖门派以及宗室大族盘庚错节的贪腐大案。

    也正是此案时,云棠将时任玄甲军执伍的柳茗升至都尉,安排柳茗率玄甲军作为亲卫。

    而此案了结后,以云棠本就是当朝公主无爵可加、无官可赐,如何封赏之事进行朝议。

    最终李卿彦准左仆射萧叔轩上表,加云棠公主参知政事,每年可保举官吏三人,七品以下官员任免可先行后奏。

    自此,云棠公主即便除去那天下第一美人的名号,她依旧名满天下。

    一时间甚至“陛下将立女太子”的谣传都甚嚣尘上。

    但这位公主此后反倒是深入简出,从未行使过她那与宰相无异的权柄。

    听着孙公公已经走远,云棠公主坐在一旁的石凳上,对院中的侍女吩咐道:“把圣旨和那件东西拿到院里来。”

    站在她最近的侍女应诺,很快就将圣旨和一座佛塔取来,将圣旨递到云棠手中。

    云棠看完圣旨,秀眉微皱,将圣旨收好后,接过侍女递来的佛塔,如凝脂般的柔荑间闪过白光,毫不见怪的看着那质朴的九层浮屠化成一颗洁白圆润的玉珠挂在她的衣袍上。

    “采怡收拾些衣物出来,多取几顶帷帽,过几日跟本宫一起出趟远门。”她转过头对身旁的侍女吩咐道。

    这位名叫采怡的侍女点头称是后,正准备去做事。

    “等等。”云棠想起什么事来,“先去问问院外的玄甲军,有没有收到去雍州的调令。”

    “奴婢这就去。”采怡走出门去。

    云棠站在原地摘下那颗佛塔化成的玉珠,晶莹玉指把玩着手中的玉珠,美人的指尖远胜于玉的温润洁白。

    这位自成年以来便有着“天下第一美人”名号的云棠公主李霓裳,右手支着脑袋,闭目沉思,一身青袍,青丝披散,美得不可方物。

    片刻后,采怡回到院中,站在云棠身后轻声道:“回殿下,七日后,玄甲军柳都尉率领本部人马跟随殿下前往雍州。”

    “知道了。”云棠睁开眼睛,眼眸灿若星辰,轻声应答:“去做事吧。”

    采怡行礼后退下,忙活府中事宜,准备云棠吩咐的物件。

    独坐亭中的云棠微微松了口气。

    “茗儿,你要去雍州?”说话之人是柳志远,柳茗的父亲,是位容貌粗犷的中年男子,常年在军中练就一口大嗓门。

    “老爹去过军衙了?”柳茗正在自家院中练枪,手上招式不停,回应自家父亲道。

    “不曾,不过云棠殿下作为主使前往雍州的旨意,我倒是知道。”

    听到自家老爹这,柳茗皱着眉头沉默不语,将招式打完,随手将长枪掷回十步外的兵器架上,长枪稳稳落入架中不带一丝晃动。

    “诶,可别怪你爹我这么说,你跟了殿下八年,从士卒到都尉从不曾换过岗。正常玄甲军三个月便一换岗。这且不说,每年除祭祖外的节庆那次殿下不都带着你。”柳志远看儿子不回话,以理所当然的语气解释道。

    “我是殿下的人,就像您是陛下的人。我自然是跟着殿下的,但是这次不一样。”柳茗看着自家老爹不知该说什么好,“而且老爹您这话可别到外面说,若是有心人借此参奏您败坏殿下清誉,就算陛下信任您,怕也得罚您。”

    “我上次厚着脸皮去找陛下给你安排亲事的事,可还记得?当时景王已经答应将绮玥郡主嫁给你,结果不知为何,最后不了了之。”柳志远对儿子的表现嗤之以鼻,“我上次跟着陛下去景王府的时候才知道,当时是殿下出面阻止的。”

    “柳志远你还挺能耐,一个从四品的将军加上子爵,说起话来比国公爷都神气。”柳母走进院来,在院外就听见自家爷两聊得正欢,听到丈夫口无遮拦忍不住气道,“这话传出去,殿下的清誉和你儿子的前程都保不住了。”

    柳志远见降手来了,连忙解释:“这不是在家和茗儿吹吹牛,出了这扇门,我嘴肯定严实。”

    自幼见惯了这场景的柳茗扭过头面无表情,实在不知该说什么好。

    “现在是未时,晚饭还早。我给茗儿喂喂招。”柳志远看了眼天色对柳母道。

    “那我去做些正事。”柳母无奈,转身走出院门。

    “老爹用什么兵刃?”柳茗站在原地伸手一招,之前掷回兵器架上的长枪“唆”的一声化作一道黑影,被他握住手中。

    “给你喂招用的着兵刃?”柳志远不屑的看了儿子一眼,自顾自的活动手腕。

    柳茗见他不作防备,手中长枪击出,快如惊雷。

    柳志远直接用手背挡住枪尖:“破绽抓的不错,动作太慢。”

    那柄装有玄铁枪头的长枪,在柳茗全力出手下,竟然无法在柳志远的手背上留下任何痕迹。

    见老爹显然是认真了,柳茗忍不住苦笑,心中暗想:“今夜要与子恭喝酒,但愿老爹别往脸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