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暴君:打造巅峰大明

第四十三章 透明玻璃

    在此期间,厂卫也终于给他汇报了京师最终的抄家所得,拢共折银十分接近千万两,达到了九百三十多万两。

    抄家所得之物,金银、田契地契、珍稀古玩等物划入了内承运库,粮食、布匹、家具等大件物品,转让给了户部。

    至于锦衣卫与东厂,朱由校也兑现了他的承诺,拿出了其中三十万两现银与价值二十万两的粮食布匹等物赏给了他们。

    至于为何不是一成,就算朱由校他肯给,量他们也不敢真收。

    在韩爌离开后的三天,高宇顺拿着提前仿制好的望远镜,向朱由校进行了交差。

    外表看着精致多了的望远镜,朱由校先没有表态,而是拿起朝书房外走去。

    朱由校先用御用监新制的望远镜试了下效果,之后再用之前经由徐光启进献的欧洲望远镜。

    “镜片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回皇爷,大匠们找不到更好的琉璃,就用了高纯度的天然水晶!”

    “这种纯度的水晶多不多?”

    “回皇爷,御用监还有一些存货,但总量并不多,大概还能造一千个左右的望远镜!”

    “数量少了,想办法继续找这种纯度的水晶。另外,天然的东西毕竟稀少,看能否再想办法仿制欧罗巴人的琉璃技术!”

    “回皇爷,奴婢听说这种高纯度的琉璃技术在欧罗巴是绝密,奴婢恐怕一时难以仿制出来!”

    这的确是个难题,朱由校快速思考着透明玻璃的制作方法,他记得是硅砂、碳酸钠与石灰石这几种原料磨成细粉后,再经过1400℃以上高温灼烧融化,冷却之后才能得出透明玻璃,这种方法因是古罗马人发明的办法,所以也叫“罗马法”。

    貌似现在已经有了威尼斯商人改进后的透明玻璃制造法,好像是在“罗马法”的基础上加进了铅,从而将透明玻璃做得又薄又透亮,具有了较强的韧性。

    配方是有了,但需要大量的试验,关键朱由校是个文科生,不太认识硅砂、碳酸钠这两种原料,石灰石倒是认识。

    这三种称呼都是来源于后世的翻译,现在的大明或许早就有了其它的称呼,但朱由校一时无法对上号,只知道这三种原料都在河沙中有。

    但河沙中掺杂了铁等其它物质,直接烧制出来的玻璃容易变成绿色,这也是琉璃厂现在烧制出来的玻璃为何会叫琉璃的主要原因。

    想明白这些后,朱由校这才回答了高宇顺的问题:“欧罗巴人的琉璃也是从河沙中烧制出来的,我们的琉璃很难烧制成透明色,是因为里面还有铁等杂质,你们想法子将河沙磨成粉末,之后用吸铁石去掉里面的铁后,再烧制试试。若这一步走成了,再试试里面加上不同比例的铅,看能否加强琉璃的韧性!”

    高宇顺也不知道自己皇爷是如何懂这些的,但隐隐中觉得有一定的道理,“是,皇爷,奴婢记住了!”

    “这配方跟欧罗巴人一样,也是绝密。另外,若实在遇到了困难,可以试探下那些在大明有技艺在身的欧罗巴人,他们中或许就有人懂得如何烧制透明的琉璃!”

    若真烧出了威尼斯人韧性强的玻璃,大明也就可以制作威尼斯人一直高价垄断的镜子生意了,这可是暴利到无法想象的产业。

    “是,皇爷,奴婢记住了!”

    “这次的望远镜御用监做得不错,丝毫不输于欧罗巴人的水平,一千两赏银可以分发下去了。另外,既然还有天然水晶的库存,就全部做成望远镜,但外表就不要这么花里胡哨了,以坚固实用为准,这是要给军队使用的!”

    “是,皇爷,奴婢谢皇爷厚赏!”

    “若是能造出朕刚说的透明琉璃,朕这次跟怀表一样,也奖赏两千两!”

    高宇顺心中狂喜道:“奴婢一定早日为皇爷造出这种透明的琉璃!”

    “好,多点耐心,试错了也没关系!”

    “是,皇爷,奴婢明白了!”

    “嗯,这两个望远镜朕就留下了,你退下吧!”

    “是,皇爷,奴婢告退!”

    刚回到书房没多久,卢受躬身说道:“皇爷,方首辅与顾尚书求见!”

    “可有说什么事情?”

    “回皇爷,他们说是万寿节与选秀的事情!”

    沉吟片刻后,朱由校这才回道:“好,让他们过来吧!”

    “是,皇爷!”卢受回完,轻声退出了书房。

    卢受走后,朱由校开始思考着两人将要探讨的两件事。

    朱由校是万历三十三年十一月十四日出生,现在是万历四十八年,而万寿节就是皇帝的生日,今年的他也才十五周岁,他还只是个孩子。

    前世不喜热闹的朱由校,对于这个万寿节自然也不会有太大的举办愿望,但百官的贺表与贺礼肯定是少不了的。

    不过朱由校没有表现出昏君的倾向,百官也没摸清他的喜好,所以官员也不敢乱送礼,重礼也更是不敢送。

    被科道言官弹劾一个媚官已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下场,就怕送的东西皇帝不喜,不但竹篮打水一场空,还可能遭到皇帝的厌恶,实在是得不偿失。

    对于选妃之事,之前早朝的时候,已经定下了由礼部与司礼监负责,外加大明两百多年的经验,早就成了一套十分熟悉的流程,并不需过多来回确认。

    这次方从哲与顾秉谦过来,可能是为了确认后宫主持最终精选与定选的太妃人选。

    朱由校想起历史上的天启帝对刘昭妃定选的三位定选人选都不太满意,皇后张嫣的长子朱慈燃胎死腹中,父亲张国纪不但没有获得伯爵的待遇,还被赶回了老家。

    另外定选的良妃王氏与纯妃段氏皆不受宠,无任何所出,反而排名靠后的范慧妃、李成妃、任容妃多有受宠,为朱由校生下了两个皇子与两个皇女。

    现在的他已经将吃里扒外主持选妃的刘昭妃给拿了下来,也不知道不久后的选妃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若定选三人还有五大艳后之一的张嫣,朱由校不介意再来一场选秀案。

    本来是同自己皇帝夫君一同夜游西苑之人,临时离场后,天启帝救落水了。

    不久后,她又伙同刘昭妃一起帮朱由检进行选秀,不是藩王规格的选秀,而是同皇帝一样的一正两副的标准。

    她这是想干嘛?

    自己丈夫病倒在床,她却对小叔子的选秀格外的热心,而且还是逾制的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