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神炼成记

山神炼成记第十二章 太平圩美食

    有人说,去太平圩如果你没有吃过嘉膳楼的饭菜,也就等于没去,那么,嘉膳楼的饭菜到底好在那里?

    嘉膳楼的饭菜,像假燕、酸酒鸭、白斩鸡这些南乡人节假日和红白喜事的必备菜,只不过是他家做得比人家好吃一点而已,而真正让食客们赞口不绝的,则是另外四道菜--牛嵌猪、擦血骨、柑片米粉肉和酿豆干,大板刀也就因这四道菜而名镇南乡。

    先说说嘉膳楼的镇楼之宝---牛嵌猪。这是一道半汤羹菜,食材为牛肉、牛肚纲、牛百叶、牛肠、牛肚、牛心、猪肉、猪肝、猪小肠、瘦肉等,配料是姜葱蒜、青红椒、芹菜、胡椒粉、料酒。制作方法却是很有考究的,首先将食材切成薄片,用料酒腌制一下,然后放入姜葱蒜油盐味精,拌上广东芋粉,烧开水后把食材放入锅里,起锅前再把青红椒芹菜胡椒粉合上,勾芡后形成半汤羹状态即成。这道菜口感厚重,层次感明显,喝汤香辣鲜甜,吃肉嫩滑爽脆,既有牛肉的鲜美,又有猪肉的香甜,色彩鲜艳,赏心悦目。

    关于这道菜的来历,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太平圩上有两个屠夫,屠牛的叫王大力,杀猪的叫余丰有,两人虽然家境贫寒,但都是豪爽大方之人。一日,太平圩日,王大力和余丰有早早地来到自己的摊位上忙碌。“三鲜汤”是安远特有的一道名菜,用新鲜的猪里脊、猪粉肠、猪肝一起汆汤,口感特别鲜甜滑嫩。这天,余丰有早早地留出了最好的食材,准备中午答谢王大力前几天帮他一个小忙的。

    这天两人的生意都很好,快到中午时分,余丰有的猪肉卖完了,王大力的一头牛也卖得只剩下一点下水了。这时,王大力的一个朋友过来了,“三鲜汤”分量明显就不够了,于是,王大力把剩下的牛下水切碎也和在其中,汤煮好以后,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后来,两人经过反复试验,改良配比,终于成了一道南乡人人喜爱的美食,慢慢遍及县城周边地区。这道菜刚开始在贩夫走卒中间风行,有人戏称为“牛屌猪”。后来,有文化人觉得,这道菜饱含着两位屠夫的友谊和智慧,于是,雅化为“牛嵌猪”。

    另一道招牌菜叫擦(读cai)血骨,是明朝开始兴起的南乡名菜,食材有仔猪或鸭子。擦血骨指的是一种烹饪方法。擦字是谐音字,是一种搅拌动作。这道菜的制作方法是:杀仔猪或者鸭子时,把未放盐水的原血盛好备用,将杀好的仔猪或者鸭子沥干水分,然后剁成一寸见方块状,配上葱姜蒜上锅猛火煸炒,三五回合以后,放水酒再煸炒一遍,再放水酒、清水焖煮,快出锅时把原血放入,搅拌均匀猛火收汁,等于勾芡。至于为什么要用原血勾芡,已无从查考了。

    这道菜,仔猪肉质上乘,瘦肉嫩滑,肥肉精致无油,做出来的菜品肥而不腻,肉嫩骨脆,鲜香无比。如用鸭子做擦血骨,则是骨香肉甜。

    大板刀告诉天赐,这道菜的关键是火候,猪肉如果焖烂了,口感不好还显得油腻,没有焖烂,则咬不动,也体味不到肥而不腻,肉嫩骨脆的境界。鸭子的火候更是要恰到好处,不然,烂了,鸭肉显得柴而无味,不烂,骨肉难以分离,达不到骨香肉甜的层次。

    柑片米粉肉也属于嘉膳楼的招牌菜,虽然食材普通,烹饪技巧看上去也不咋地,但是,要达到嘉膳楼的水平,还是有距离的。

    柑片米粉肉的食材为五花肉、炒米粉和当地的土柑片。五花肉切厚片,用料酒、酱油腌渍半小时,然后裹上炒香的粳米粉,码在干柑片上面上屉蒸熟即可。蒸床上面是油亮的五花肉,底层是晒干的柑片,柑片吸收了五花肉的油,五花肉吸收了柑片的柑香味,两下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五花肉肥而不腻,柑片绵烂油香柑香四溢。柑片一般选用本地即将成熟的土柑,取其皮,削去柑青,切成薄片放锅里煮沸,捞起用清水冲洗数遍去除苦涩味,然后晒干备用。

    大板刀告诉天赐,这道菜的秘诀在于柑青上,一般人怕苦涩,都会将土柑外面的这层青皮刨去,嘉膳楼的柑片虽然没有柑青,但他们没有把柑青丢弃,而是将晒干的柑青放几片在蒸笼床四周,起锅后把柑青剔除出来,这样,既没有柑青的苦涩味,又有柑青的香味。

    酿菜是典型的客家美食,成品由荤、素两部分食材组成。一般素食材料做外层包裹基材的,荤食材则做馅填充,然后经过煎炸定型再或蒸或煮或勾芡,典型菜品是酿豆腐、酿豆干、酿苦瓜。而荤食材做外层包裹基材的,内层充填物则有荤有素不一而是,典型菜品是酿蛋饺、酿猪肚、酿猪肠。

    酿豆腐,是客家酿菜之首,其地域分布宽广,食材基本相同,工艺却五花八门,好不好吃,则看各人口味了。

    而酿豆干虽然食材也是豆腐和猪肉,制作工艺也大同小异,但这道菜却只在县城及南乡流传,因而独具安远特色。

    豆干属于豆制品,前期制作工艺和豆腐类似,到了豆腐花阶段就不同了,首先是把豆腐花用纱布包裹成巴掌大小厚薄的小块,然后放到木格里压制成型,定型后拆掉纱布,又放进用新鲜黄姜熬制成的水里煮透,让豆腐的表皮染成黄色,这样,豆干就算做成了。成品豆干比豆腐韧劲更好,还散发阵阵黄姜的香气。

    酿豆干制作程序是,先做馅,南乡的馅是带皮五花肉和韭菜,带皮的五花肉剁馅是有讲究的,这个皮必须连肉一起剁碎,吃进口里还要有存在感,把切碎的韭菜按照肉四菜六的比例拌匀,再用适量的广东芋粉做粘合剂,整个馅便变得爽滑,加上韭菜特别的香味,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县城的馅是瘦肉和香葱,瘦肉剁碎以后,拌上两成左右的香葱,这种配方如果没有发挥好淀粉的作用,酿出来的菜品就会干、柴,因此,调制酿豆干馅的重中之重是淀粉。酿菜用的淀粉有讲究,广东芋粉(芭蕉芋)是首选。广东芋粉表面粗糙,吸水性好,渗透力强,能融汇到食物的各个层面去,因为粘稠度没有木薯粉之类的淀粉好,勾芡后的食品也少有糊涂感。广东芋粉还是各种捶打类、防粘连食品的最佳用粉。

    酿豆干除了肉的,也还有素的,像用豆粉,藠头,香菇,荸荠,包菜等等,先把馅料分类剁碎,炒熟后混合加调料。馅做好以后,将一块豆干分两半,中间划开一个口子酿上馅,酿好以后,用点淀粉水在上面浇一浇再拿去用文火煎熟,这样上面这层就会煎成一块,颜色焦黄而且不会掉馅。有些直接装盘食用,有些会用砂锅垫上豆芽或者萝卜去煲一下,有些也会勾芡。

    吃安远酿豆干是享受层次感的,首先,颜色金黄,赏心悦目,增加食欲感。其次,黄姜水是新鲜的植物熬制而成的,具有独特的香味,而其气味还有清心开窍的功能,配合豆香、肉香、葱香、韭菜香和蔬菜的鲜香,让人闻之垂涎。第三,咬一口豆干滑嫩,肉馅绵爽滑,菜馅鲜香甜,唇齿留香。

    对于这几道招牌菜,天赐现在还只是掌握了个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