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是公子扶苏

第八十一章 还是周氏

    “不过上意不可揣测。”赵寿话锋一转,“羊舌长史的猜测也不无道理,故公子不可不察,所以委任其书文一份交予诸位。”这里他隐去了后半句,即公子亦可凭此文书免于大过。

    “倘若,本郡是说倘若陛下的意思就如羊舌长史那般,诸位又当如何?”

    这!

    主簿不解地瞥了一眼郡守,明明都安抚得差不多了,怎么还主动掀起波澜?郡守这是何意?

    大户们原本放下的心果然又被赵寿提起,碍于之前主簿的威慑,只得面面相觑,用眼神交流。

    “开田之利,于国于民,想必诸位都清楚。可上郡地利不行,纵使有梯田之法,可亦有难开之山。其利若是不显,公子又将如何跟陛下交代?”

    赵寿抬眼扫过堂下众人的脸色,不紧不慢地继续说道,“公子仁厚,天下皆知。纵使面对北胡,亦是以礼相待,更何况我等华夏之人。不过,陛下若是因此调离公子,委任他人,恐怕诸位就会着囚服与本郡相见了。”

    周彝听到这里,觉得事情或有转机,马上出声问道:“不知公子想要我等怎么做?”

    赵寿轻轻摇头,“公子还未想好,否则今日诸位所见的便是公子了。”他从昨日的交谈中隐约感到扶苏或许还有其他可以两全其美的办法,所以刚才才会故意这么说。

    “还请诸位稍安勿躁,静候佳音。”

    周彝大感失望,这说了跟没说一样。

    赵寿见此也只好透露一二,“公子以为诸位祖父有功于秦,可为特例。具体如何操办,本郡一概不知。”

    众人虽然失望,但是从中还是感受到了希望。

    “公子待人以宽,天下皆知,我相信公子会给我等一个好交代。”

    乐缮皱眉,不知是谁在这里当托。

    周彝闻言也是应和道:“是极,是极,想必公子现在已经有了好办法吧。”

    扶苏自然是有好办法,此时他正跟蒙恬二人商量鬻爵的价格。

    秦朝的主食大致为黍和稷,这两种都能保存近乎九年之久。抛去田赋(每顷缴刍三石,藁二石)等,百年来这些旧魏豪强手中恐怕依旧留存了不少。

    目前秦国国内局势尚可,所以扶苏并不打算采用汉武帝那种比较激进的方式,比如纳钱除罪,入粟补官这种。也不会另外设置一套爵位等级冲击现有的爵位制度,但是汉武帝所制定的十七万钱一级的定价可做参考。

    “陛下以为一顷之田的庶民献粮一千石可拜爵一级。那便以此为例,每一顷田献一千石便可保爵。如此算来,乐缮需要献粮七万六千石。”扶苏向蒙恬问道,“蒙公以为这个定价如何?”

    见蒙恬没有反对,扶苏继续说道。

    “若是乐缮拿不出这么多粮,倒也可以拿钱来补。我观上郡文书,粮价大致在一石五十钱左右,不过我想定为一石五百钱。如何?”

    据可考,秦朝粮价最高的时候飙升到了一千六百钱一石,扶苏觉得五百钱一石的价格对于积累百年的贵族来说算不得什么。

    蒙恬皱眉,“公子为何这般定价?”

    他有些想不通公子为何献粮循规蹈矩,而献钱则十倍于物价。

    “为民而已。”

    扶苏一笑道出了缘由,“献粮与献钱之间,大户必定选择献粮。若其粮不够,必定收粮,而市上粮愈少则愈贵,但只要低于五百钱,大户都会以为不亏。

    而我收了钱粮,以其为本,无论奖赏士卒,还是鼓励开田,亦或是平抑物价皆可。故利于民。”

    “公子妙算。”

    蒙恬抚掌称赞。

    扶苏摆摆手,“拾人牙慧而已,不足为道。只是不知现在郡守安抚得如何了。”

    说曹操,曹操到。

    赵寿正带着周彝求见。

    扶苏闻言一喜,他正愁怎么接触豪强呢,眼下就有一人主动送上门来。若是能在他身上达成一致,那么开田的目的就能完成一半。

    想到这里,扶苏赶紧命雍巫将其宣了进来。

    赵寿、周彝二人刚进屋,便听到公子的声音,“赵伯,这便是你那姻亲?”

    周彝有些惊异,公子怎得这般称呼,看来二人关系亲近,自己是选对了路子。

    赵寿一下子明白了扶苏的意思,好似唠家常般的应道:“公子可真是好记性,臣不过是在宴会上提了几句,还以为公子不记得了呢,正想要介绍给公子。

    那就恕臣唠叨,再介绍一番,这位是周彝,其祖可追溯到商代的太史周任。”

    “彝见过公子、君侯。”

    周彝赶忙行礼。

    “不必多礼。不知周家主今日所为何来?”

    “彝是来谢公子的。幸得公子宽宥,让周氏得以保全祖宗基业。”周彝伏首在地,“此大恩彝终身不敢忘。”

    扶苏内心轻笑一声,上来就给我来戴高帽子?但是脸上却露出不解,“周家主何出此言呐?我怎不知此事?”

    周彝抬起头,也是露出惊诧,朝向赵寿,“莫非郡守所言皆为虚言?”

    好啊,你们两个跟我唱双簧呢。

    “哦?”扶苏挑眉,“周家主倒是说来听听。”

    “郡守与彝私下里说,只要周氏将宅地尽数献于公子,作为公子的食邑。那周氏之事便是公子的家事,外人便无法插手,便可保全祖宗家业。”周彝一五一十地将赵寿自作主张想出来的办法。

    这倒是不失为另一种办法。

    不过扶苏依旧看出了其真实目的,这二人就是来打听自己具体的对策究竟是什么。只是,赵寿的目的远非如此。

    这样的话,自己不如来个顺水推舟。

    “原来是这件事啊。”

    扶苏语调稍微放得轻松,再度瞟了一眼赵寿,微微一笑,“赵伯说的不为虚言。周家主只需挂在我名下,对外示作家臣即可。至于周府诸事还是由周家主做主,我不会插足半步。”

    啊?

    周彝这下是真的惊了,他真没想到公子真会答应,这根本不是预期的那样。于是朝赵寿投去求助的眼光。

    赵寿其实也有点绷不住了,不过他也看出公子是故意拿周彝开玩笑呢。

    “公子,此事不可草率,还需陛下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