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星辰的光辉

第七章:哨戒突击战(上篇)

    帝国历1000年整,雾海星区,第四殖民地千远五。

    急促的铃声吵醒了靠在窗台上打瞌睡的小霞,她下意识抬手想要把电话接通,但已经睡迷糊的她刚动身就踩进脚下的水桶里,水的强大吸力拉住她的脚踝,令她以一种相当独特而又符合物理学定律的姿势自由落体到起先打扫干净的地板上,而水桶里拖把杆的下落进程恰好略微慢于小霞,且两者下落的方向又恰好相同,刚好砸在小霞的发箍上,发出“好痛!”的尖锐碰撞声。于是,水桶、水渍、笨拙的女仆、打湿的女仆装与拖把杆就这样以一种巧妙的构图混合在光滑如镜的大理石表面,组成了一副略显滑稽而又引人遐想的美妙画卷。这副画卷最巧妙的点就在于:至少今天,小霞不会在被“因为太过清闲而找不到打发时间的方法”这件事所苦恼了。

    从桌下伸出的一只手臂在努力十多秒之后终于按到接通键,但很显然,这只手臂的主人因为身体不适,还暂时无法从目前的窘境中脱离出来,只能用沉闷虚弱夹杂颤音毫无感情并且早已烂熟于心的固定公式回答来应付另一端的觐见者:“喂……这里是星辉帝国女皇办公室。主人目前外出工作未归,暂无法接收您的通话请求,请您另寻通话时间或者留言。如果您选择留言,那么我会在24小时内告知主人,谢谢您的配合——”

    电话另一端的人似乎选择直接和女仆对话,她操着一口熟悉亲切而又十分欠揍的语调向小霞打了一个招呼。

    “啊?是你啊,怎么有空打电话来了?”

    “主人?今天不是夏河例行汇报的日子嘛,主人在通讯室和她聊天呢,有什么事跟我说一样的。”

    “啊呀啊呀——如果真是要紧事我不会忘的,真的会转告主人的。”

    “嗯?”

    “嗯!”

    “哈?!”

    小霞一个激灵,从地上猛地坐起来,结果脑袋正巧对接在桌角上,发出如雄鹰向着彩霞尖鸣般那样厉害的声音。

    “啊痛痛痛痛……好好,我马上告诉主人!”

    小霞来不及整理衣物,爬起来就连忙跑向通讯室。一路上“拖泥带水”,吸引了不少诧异的目光。

    ——这是最新流行的什么行为艺术吗?——

    “通讯室通讯室……啊,在这!”千远五行星环上没有街道、建筑与城市的概念,位置都是用一堆代表楼层、纵向距离、环区和房间号的数字、字母组成的坐标来注明。对不熟悉这一套地图系统的外地人来说,拿着坐标找位置就和看天书一样痛苦,即便通讯室与风依华的休息室只隔了几段楼梯。

    推开通讯室的门,小霞就对着里边大喊:“主人!主人!……”

    “别着急,慢慢说。”风依华把自己的茶杯递给小霞:“你这一身是怎么回事?”

    小霞咕咚两下把茶水一饮而尽,喘嘘嘘的说:“我身上?那个,打扫的时候出了点小问题,呃……只是一个小小的失误,啊啊啊我会重新打扫干净的——”

    “要不要包扎一下?你头上流血了。”

    小霞抹下额头,给手掌间涂上了一片红殷,估计是撞到桌角时挂了彩:“啊,没事没事,我会自己处理的,谢谢主人关心!”

    “噗——”通讯仪的立体投影中,一直旁听的那位小妹忍不住笑出声来,调侃她说:“可怜的霞姐姐,本来脑子就不太好用,又偏偏摔了脑袋,哎呀哎呀,这要是变成傻子……”

    “哪里有那么夸张啦!”小霞鼓着嘴,气呼呼地反驳:“主人,我要抗议!公主她欺负我!”

    “都说了,不要叫我‘公主’,我不是公主,我有名字的,我叫夏河,夏河!”

    “啊是是!主人,夏河殿下她欺负我!”

    “也不是‘殿下’啦!到底是谁在欺负谁啊?”

    让她俩这么斗嘴下去就没完没了了,风依华清咳几声打断了这两个乐天派:“你们都不小了,别总像个孩子一样见面就胡闹。小霞,你跑来有什么事吗?”

    “哦哦,都怪公主殿下打岔,差点忘了正事,爱姐那边来通信了”小霞清了清嗓子,学着河川爱说话的口气复述道:“告诉那个老妖精别太瞧不起人,下次想整蛊就整点大的,这种太简单,轻松过,没意思。”

    风依华点头表示认可:“哦?她搞定了啊,比想象中的快些。我知道了,下次报告时不用再原话复述。”

    “‘这段话要原封不动地送到你主人的长耳朵里!’……她这么说的。我感觉话里有别的意思,但我听不出来,就只能有一学一咯。”

    风依华扬起嘴角:“她这么说?我明白了——她应该是认为工科院活太少,自己时间太多,造成了不必要的冗余浪费。”

    小霞也笑了:“是这个意思吗?”

    “是这个意思。”

    “哈哈哈——”立体投影中的夏河也跟着笑起来:“小霞姐姐真的坏心眼呢,你不怕等爱姐姐回来,我在她面前把刚刚的对话学一遍?”

    小霞朝夏河做了个鬼脸,笑着说:“才不怕哩!早就想好用什么办法贿赂你了。”

    风依华抽了卷纸巾递给小霞,让她捂住伤口止血。工作汇报已经结束了,问她要不要和夏河聊一聊。

    “不用啦,我记得小公主殿下再过半个月就该回来了,等那时再带她出去玩吧。”

    “我记得你们已经四年没见面了?”

    “没关系,都等四年了,半个月又有什么等不了的。”

    “嗯,霞姐姐说的没错。不过,我还能透露一个好消息,回去后舰队要留在千远五,我们还有很多见面的机会!”夏河朝她挥挥手道别:“我还有舰队里的杂事要处理,再见啦。”

    “嗯,半个月后见!”

    随着“哔——”地一声长音,夏河的立体投影闪烁两下,消失了。而数天后的另一个星区,舰队指挥官希尔薇·蕾斯特所率领的第九航空支舰队也已在预定攻击位置脱出曲速,隐蔽待命。

    哨戒星区,千寰星星尘环带,帝国防御舰队第九支舰队旗舰——飞星级舰队航母卡维兹号。

    遥感荧幕上已经能够看到那艘母舰的标识点。相对的,尽管舰队脱出位置选在隐蔽性较强的星尘带,但超光速航行产生的能量波动很容易被探测,先手期不过十多分钟而已。舰队参谋白城千羽拿着命令书敲开会议室的门,向希尔维打了个招呼。

    “作战安排出来了,第四、第七和第十一支舰队已经提前在沿途两个哨点脱出,保障我们的撤退路线,其中第四和第十一支舰队在距离我们较近的2号点位,第七支舰队在距离雾海星区较近的1号点位。你看,在这。”

    白城千羽在星图上指出两点的位置,两点都安排在航道附进,1号点位在中线,2号点位靠在千寰星边上,大概也就曲速四五天的路程,可以说是非常近了。如果第九舰队确认到敌人没多少料的话,第四和第十一支舰队会直接赶来一举消灭看护者母舰。

    “我们呢,作战什么时候开始?”

    “随时开始,指挥官。”白城千羽合上命令书,“卡洛琳司令给我们下达的命令只有‘火力侦测,适时撤退’,具体战术由我们自行抉择。至于数据收集工作,给出的指示是:‘尽力就行,地表支援组会辅助进行数据核对’。”

    接着确认作战计划,其实在曲速航行的这半个月间,这份预定的作战计划都已经被研究烂了。对于一支从建立之初就缺乏实战经验的舰队来说,预先计划推演是很有必要的,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依据作战计划,希尔维下达了第一个作战命令:向两侧发散铺展阵型。由四艘航母的舰载机为突击力量;左右各两艘航母拦截敌方飞行器,掩护舰队;包括旗舰在内的两艘航母后置作为预备队。四艘战列巡洋舰作为支点在正面一字排开,巡洋舰和驱逐舰分批排列在战列舰身后和航母四周。全舰队左转向,在保持阵型的情况下以舰侧对敌的方式沿螺旋航道进入攻击位置。

    这是决战阵型的一种,围绕舰队航母构建而成,保持一定距离使用舰载机攻击敌方舰队;前置的战列巡洋舰可以依靠猛烈的火力和相对较厚的装甲阻截妄图冲破阵型的大中型战舰;巡洋舰、驱逐舰等作为火力支援舰,主要负责构建防空火力网以及辅助攻击中小型战舰;两翼和后卫各安排航空力量随时进行机动支援;而拉长拉开的阵型也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发挥各舰火力,在互相依靠的同时减少相互之间的影响。是帝国演习中,航空支队在对付火力更凶猛的标准支队和主力支队时的常用战法,在制空优势的局面下可谓是屡试不爽。

    在传统海战中,因为舰载机长航程超视距打击的能力,舰队航母能够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远跨重洋突然袭击。但在太空,想用类似的手段却不太行。太空里缺少行星曲率阻挡,也没有气象问题影响,侦测范围远大于舰载机的航程,而且由于没有大气阻力和折光性,无论是动能武器、制导武器还是能量武器,有效射程都是百倍增长,除非什么时候研制出能装在战斗机这种微型航天器上的迷你超光速引擎,不然舰队航母的远程打击能力都会大打折扣。传统航母编队常用的轮形阵也就随之发生变化,衍生出这种兼顾防空和主力舰火力投射的新阵型。

    双方相距并不算特别远,第九舰队很快就进入了舰载机的攻击距离。就像作战计划中的一样,希尔维命令中央四艘航母释放信鸽歼击轰炸机——这种轻型轰炸机改装自信鸽歼击机,因为是歼击机改装型,所以它的速度与灵活性要高过很多同类型轰炸机,但相对的,受制于有限的载荷和供能,它带不了大威力武器,两门勉强能熔毁轻型装甲的虹光Ⅱ等离子光炮和四枚1000kg当量电浆炸弹已经是极限了。

    这也没办法,相对老牌星际文明,星辉帝国是个年轻人,很多装备都只能先追上时代再考虑适用。信鸽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作为帝国最先进的战机平台,大气层内作战、空天作战、巡航任务、侦察任务、拦截任务、空战任务、轰炸任务……总之什么活都要它来干,样样行的结果就是样样勉强。不只是战机,很多战舰也是如此,就比如舰队航母,其实帝国的航母都算不上专职的舰队航空母舰,它们大多要兼顾补给舰的工作,有时甚至还要对战损战舰进行临时抢修。战列巡洋舰更是重灾区,帝国唯一量产的天刃级目前只交付了42艘,帝国防御舰队里其它二百余艘战巡舰都是未能量产的“实验舰”(其实就是杂牌军),巡洋舰、驱逐舰和护卫舰型号更是混乱。这样一来,军队后勤效率也就被拉到一个并不是很理想的数字上,平常时间还好,万一打起仗来,那后勤压力更将是一场灾难,这也是许多指挥官谏言速战速决的原因之一。

    看护者母舰反应很快,侦测到帝国舰队入场,母舰也开始逐一释放僚舰组织防御。传感器上,密密麻麻的小光点从代表母舰的大点上涌出,以左旋阵、右旋阵、再接左旋阵的复合球形结构,像蜜蜂保卫蜂巢那般将母舰层层包裹,构成一个标准的防空特化阵型。

    虽然一开始的作战目标是看护者母舰,但硬冲防空圈似乎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第一批信鸽已经释放,这轮进攻是无论如何都要进行的。希尔维和同僚们讨论了一下,通知领航员向已经出发的战机领队们下了一道补充命令:如果防空火力过强,就暂且放弃对看护者母舰本体的攻击,转向攻击外围舰只,同时近距离观察母舰和其僚舰的具体情况。

    嘛,目标本来也不是击沉它。

    一轮攻击过后,三分之二的信鸽成功返回,打击效果就仁者见仁了,三十架信鸽大概换掉了五艘僚舰。根据舰载机的记录仪数据,帝国对于看护者母舰及其僚舰的面目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看护者母舰在远程传感器上显示的是一个外表光滑、呈蛋壳状的椭圆形星舰。但在近距离的光学照片中可以看到,蛋壳状只是一种误认,它舰艏后的下腹部由许多组收拢的金属叶片组成,在释放僚舰时会将它们张开,看起来有点像三叶虫的腿,从舰艏到舰尾总长约13千米。舰艏的一个半透明的巨大圆形突出瘤也很引人注意,中间一环扣一环的纹路令它看起来很像鹰的眼睛,配合藏在下巴后边位置的亚光速推进器冒出的幽幽白光,让整艘母舰从正面看上去仿佛一个气鼓鼓的独眼娃娃脑袋。

    它的僚舰也很有意思,僚舰体型都比较小,最大的也不超过500米,尚不及帝国轻巡洋舰的长度,护盾和装甲性能一般,也正因如此,攻击性不高的信鸽才能取得姑且说得过去的战果。至于僚舰的武器,目前来看还没有观测到僚舰主武器的运作模式,但从防空火力的组成来看,和帝国一样都是能量武器。不同的是,帝国舰载武器更多的是需要持续照射的激光和一定时间内持续照射的束子光矛,而看护者僚舰目前展现出的防空火力基本都是瞬发脉冲炮。这种点名式武器在供能足够的情况下对微型飞行器是相当致命的,只损失了三十架信鸽还要归功于“每艘僚舰好像只有两门近防炮”这种令人捉急的火力密度。

    由于要兼顾很多额外功能,900米长的飞星级舰队航母标准载机量只有110架轻型舰载机,第九舰队的十艘舰队航母中,六艘是较新的飞星级,还有四艘800米级的老式航母,它们的载机量更小。在海航配置里,信鸽歼击机和信鸽歼击轰炸机的数量基本持平,也就是说第九舰队所能携带的信鸽轰炸机总数大概有五百架,而传感器显示的光斑数已经超过一百三十了,并且数量还在持续增加中。想依靠纯粹的空军力量击垮对手似乎并不太现实。

    第一轮攻击结束了,看护者依旧维持球形阵型,被蹭开的口子被很快补齐,看起来并没有攻过来的意思。看护者母舰的反应如此被动也令希尔维百思不得其解。按照预测,看护者母舰能装载的僚舰容积,不会小于两支支舰队的规模,单就第九支舰队而言,能扛到数据收集的差不多为止就算胜利——至少原本是这么计划的。就在希尔维和她的副官们思考下一步行动时,看护者母舰释放僚舰的动作也停止了,感应器上的光点数量维持在150个左右。这个数量并不算多,要知道,作为航空支舰队,第九支队的轻巡洋舰数量就已经达到了120艘。看护者的150艘僚舰甚至不一定打得过当护卫用的轻巡编队。

    “要不,我们先靠近一些。依靠射程优势,用战巡主炮和制导鱼雷打乱它们的防空阵型,再尝试用舰载机突防?”

    对于白城千羽的建议,希尔维觉得可以试试。虽然有些冒险,但舰队原本摆出的也是一副中距离接战阵型,既然敌人不过来,那我们过去好了。

    希尔维对舰队下达了第二道命令:全舰队维持航线与阵型不变,向内螺旋航行直至敌舰队进入战列巡洋舰主炮射程后,自由开火;舰载机装载待命,随时发射。

    随着双方距离越来越近,全息摄像机投入工作,指挥台在原来点阵感应器的基础上,建立了更直观的战场控制。拥有了几何模型的敌舰行为模式也更容易观测了——在双方舰队接近后,最外围僚舰停止了在圆形轨道上的运动,在保持与母舰相对位置和阵型的情况下,以停火姿态将舰艏对向帝国舰队。希尔维看不懂看护者布阵的原理,只能保持警惕,继续执行先前命令。等四艘战列巡洋舰的主炮阵列充能完毕,准备进行第一轮火力打击时,情况发生了变化。

    看护者僚舰迅速变阵,内侧的僚舰从轨道上脱离,机动到看护者母舰背对帝国舰队的那一侧,保持舰艏对敌。外围僚舰在维持舰艏对向帝国舰队的同时从母舰外围集中到面向帝国舰队那一侧,而后这部分僚舰的舰艏装甲层开始沿中轴线展开、向侧后方移动,紧接着,一根“细长”的矩形粒子加速环道从舰艏中心向外探出。

    “这是……?”

    没等希尔维做出反应,看护者僚舰先制开火,一轮齐射直接击穿顶在最前方那艘战列巡洋舰的能量护盾,金属熔毁发散出的辐射光在感应器中投射成一个刺眼的球形白斑。希尔维连忙转向可见光摄像机视角,在传回来的画面中,位于旗舰侧前方大约二十公里处的长叶兰号战列巡洋舰正在熊熊燃烧,舰体周围被火光照亮的碎屑,像夏日在篝火旁打转的萤火虫般毫无规律的闪烁着。

    在推进中,由于惯性思维和信息不足的影响,第九支舰队的指挥们犯下一个致命错误——忽视了看护者僚舰装备有脊峰轴炮的可能性。

    脊峰轴炮是一种特殊的武器装载方式,不同于可以自由旋转、调节炮口的炮塔型主炮,脊峰主炮被固定在舰艏,舰艏指向即为炮口指向,想要瞄准就必须将整艘战舰笔直指向目标,相对而言显得十分笨重。帝国战舰得益于出色的亚光速引擎,航速快机动强,为了发挥这一优势,在武器选择上自然就抛弃了脊峰型主炮、大量装备更灵活的炮塔型主炮和制导鱼雷,这样在接敌时就可以以船侧对敌的方式,一边机动一边攻击。脊峰型主炮自有它的优势——脊峰型主炮没有炮塔,从另一个方面来理解的话,也可以说成“整艘战舰就是一座巨大的炮塔”,如此以来,相比同吨位的战舰,脊峰战舰可以装备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主炮。看似只有五百米长度的小个子僚舰,实际上拥有可以比拟主力舰的强大火力。

    “这里是旗舰卡维兹号,呼叫长叶兰号,长叶兰号!听得到吗……”

    等待了大概十多秒,通讯中才算传来声音:“回复指挥官,这里是长叶兰号,请指示。”

    长叶兰号副舰长那熟悉的声音让希尔维长舒了一口气,虽然帝国战舰装甲防护性能并不突出,但总归是艘战巡舰,不是那么容易被击沉的。

    “长叶兰号,报告你舰状态。”

    “好的,目前战斗减员71人,替补人员已就位;舰长受伤,由副舰长,也就是本人代为指挥;护盾发生器过载,无法有效展开护盾,工作组正在抢修;右舷前部装甲被击穿、中段装甲受损;舰艏、舰体各有一门主炮受损;12号、13号、14号舱室起火,其中12号和13号舱室的火情已控制,14号舱室火情正在压制中;火控系统正常、传感器正常、通讯系统正常、动力系统正常。本舰火力投送能力保留86%,可以继续战斗。剩余主炮充能完毕,将立即反击。”

    “卡维兹号收到,情况已了解,在后续命令下达前继续作战任务。”

    通话结束,看似长叶兰号的状态尚可,希尔维心里却比谁都清楚,没了护盾,帝国的战舰抗打击能力会直线下降。虽然后续的反击也击毁了不少看护者僚舰,但对于整个第九支舰队来说,这四艘战列巡洋舰是正面作战的支点,万万不能损失的。看护者母舰也看到了这一点,从一开始,它的目标就是这四艘战巡,防御姿态不过是引诱希尔维进入伏击圈的诱饵罢了。

    “可恶啊,被阴了!”

    不爽归不爽,战斗才刚刚开始。经过初步的交手,希尔维对看护者的战斗方式多少有了些了解,以此为基准,后续的作战方针也必须重新敲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