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回乡归园田居

55,从传统村游到认养+旅游结合的新突破

    从传统村游到认养+旅游结合的新突破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旅游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乡村旅游先后产生六种模式!现在又发展到新的模式,即认养+旅游结合的新突破。

    过去的6种模式分别是:

    1,家庭小菜园-亲子开心农场

    亲子农业伴随着休闲农业而产生,在经历了观光采摘、操作体验,休闲度假三个阶段之后,目前在欧美和我国发达城市休闲农业己经进入发展的最高阶段——租赁阶段,以亲子开心农场为代表的市民农园模式是农业租赁经济最具代表性的产物。亲子农业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开发的,具有引导城市家庭体验乡村氛围和田园生活的功能。

    通过这种租赁模式,城市儿童可以和父母一起体验农业生产、经营以及收获的过程,享受农耕生活的乐趣。在德国,拥有或租赁一小块自由的土地,已成为继汽车、住房之后一种新的财富象征。

    2,森林幼儿园模式-自然教育法

    在德国,盛行面对3-6岁的幼儿园小孩完全户外的“自然教育法”,被称为“森林幼儿园”。在这类幼儿园的日常课程中,传统的教室被葱郁的黑森林取代,孩子们整日在户外活动,观察动植物、燃篝火、爬树、做游戏、画画。德国许多室内幼儿园每周也都会带领孩子们去附近的森林里旅行一次。目前全德国已有超过1500个森林幼儿园,并逐步向英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扩展。

    3,融合发展模式-“绿色假期”

    现代农业与教育、旅游、生态等融合发展模式。“崇尚绿色、注重提高生活质量”,称作“绿色假期”。

    4,乡村博物馆模式-历史大课堂

    乡村博物馆是城市人缅怀乡村生活、农村当地人追忆往昔生活的场所,盛行于英国、德国、挪威、瑞典、加拿大等众多欧美国家。乡村博物馆往往以一个特色突出的村寨为载体,通过静态的设施展示和动态的生活展示满足参观者猎奇的心理,是兼具区域性、文化性的民俗展示园地。对于儿童来说,乡村博物馆是了解乡村生活变迁、区域历史沿革的体验基地;对于父母来说,可以在这里追忆历史,给孩子讲授历史知识。

    5,乡村休闲娱乐模式

    欧美亲子农业中,通过乡土化的休闲体验和趣味性的乡村娱乐活动,为消费者提供简单、有趣的乡村生活体验。在环境营造上,追求原汁原味,注重对自然、人文景观的保护,尽一切可能将旅游对自然景观的影响降至最低。在交通工具上,以步行为主,拖拉机、观光马车、小火车、自行车等是最常见的交通工具。在产品设计上,以简单化、原生态和趣味性为主,玉米迷宫、稻草堆、小猪赛跑、牧羊犬赶羊等都是受人青睐的亲子产品。

    6,农业创意节庆模式

    在美国农业节庆中,有南瓜节、草莓节、樱桃节等创意节庆活动。在美国很多地区都有草莓节,北卡罗来纳州草莓节、田纳西州草莓节、加州草莓节、佛罗里达草莓节等农业节庆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包括草莓采摘品尝、副产品加工制作、草莓小姐选举等,还专门针对儿童和残疾人设计了众多娱乐项目。

    在乡村旅游发展这个过程中,一种新兴的旅游模式——“认养+旅游”逐渐崭露头角,为传统的乡村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可能。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深化了游客的体验感,也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传统乡村旅游多以自然风光欣赏、民俗文化体验为主,虽然能让游客暂时远离都市的喧嚣,感受乡村的宁静与美好,但往往缺乏深度互动与持续关注,难以形成持久的经济和社会效应。而“认养+旅游”模式,则是将认养行为与乡村旅游相结合,让游客在享受旅行乐趣的同时,参与到乡村的实际建设与生态保护中来,实现了从“观光者”到“参与者”的角色转变。

    通过认养活动,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并参与到乡村的民俗文化活动中,如传统手工艺制作、节庆庆典等,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实践案例:

    某人特别喜欢种菜,可是找不到地方,捣鼓在楼顶搞了个木箱种菜,生活每天都在围着菜园转,自己觉得挺有意义,可是同一个楼的其他住户也提出了异议,楼管从物业管理的角度不允许。

    中国人骨子里自带的种菜基因,这人一种就停不下来。没办法,通过线上平台选择并认养一块麦田,这个地方在城郊,离自家驻地有50公里,是附近的乡村。

    去年十二月的某天撒下小麦种子,经历了发芽,抽穗,扬花到成熟,他几乎每天都通过视频看种地,或者开车到乡村去浇水,锄草,看到那一片绿油油的麦秆,就似乎看到了希望的田野。收获的时候手里捧着小麦,这令他特别有成就感,也为他以后退休回农村种地的打算增添了一点自信。

    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他的几个好朋友和同事也参与进去。有“草草莓认养”“蔬菜认养”“玉米认养”等。

    以“草莓认养计划”为例,通过线上平台选择并认养几颗草莓树,定期收到果树生长的照片或视频更新,甚至亲自参与果树的养护过程,到了收获季节,还能自己去采摘草莓。这是他自己的劳动成果,没有上化肥,没有打农药,是绿色水果,吃的放心。尤其是收获更开心。

    这样的项目不仅让城市居民享受到亲近自然的乐趣,也为乡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同时促进了城乡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进入三月份,春暖花开,种菜也进入正式阶段。种菜的种类也更丰富。从玉米、辣椒、大番茄到黄瓜,再到后来的贝贝南瓜、茄子、小番茄,种菜种类越来越多,

    自己育苗的黄瓜种子,通过视频看到,黄瓜秧由一颗小苗长成小树一样,顺着架子不断的往上攀爬,那种成长超有成就感。今天数了一下,有三朵带小黄瓜的花已经开了,这意味着不久就可以结出三条黄瓜果实。南瓜也是一天一个样子,变化很大。前几天还是三四片叶子,现在已经伸出了攀爬藤蔓,长了好些小小的花苞。再等个三五天就会看到南瓜开花了,到时又要忙着去牵绳子搭攀爬网了。明天查看哪朵花又开了,哪个瓜又长大了是不是一种生活乐趣呢?

    蔬菜成熟了,该采摘了,朋友们相约周末开车过去,搞了个露营,摘下几种蔬菜,炒了几盘菜。

    几个女人炒了鸡蛋西红柿,炒三鲜(土豆茄子豆角),辣椒炒腊肉,凉拌了黄瓜,西红柿。几个男的也不闲着,在露营地的乡间地头烤羊肉,烤牛排,烤五花肉。开饭了,有人招呼拿碗,像个当地的农民一样,蹲在地旁边树阴低下。露营桌上摆满了尸体,每个人手里端一个大碗,把面条盛了,从小罐子里舀了一勺子猪油,好香啊!大人小孩都吃得又快又香。一抹嘴,我的个妈妈哎,一碗饭就下了肚了。

    一个漂亮的女人端着碗,把碗里的面条叉得老高,夸张的对大家说:我这一辈子从来没有捧过这么大的碗,给我拍张照片,在网上发出去,让大家看看谁把我娶进去,能养得起我吗?就听见开怀的大笑从树阴底下爆发出来了。

    另一个小伙并着步子走上去,亲昵的说:我养得起啊。众人又是一阵笑声,并且有人鼓掌。

    笑什么呀?我再说一遍,我是很认真的说,我养得起,而且这样的日子多好。

    认养人互相交流,你看我是不是每天都有事做,每天都闲不下来。要说无聊,怎么可能?光一个小菜园,浇水、打岔枝、施肥、驱虫等都能忙得不亦乐乎,这还没算看着这些花花藤藤发呆的时间呢。

    你看我是不是适合当一个农民,何必来到大城市混饭吃呢?

    另一个都是恭维说:有点像。

    结语

    “认养+旅游”模式,是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一次积极探索,它不仅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内涵,也开辟了一条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这一模式有望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与发展,成为连接人与自然、城市与乡村的美丽桥梁,共同绘制出一幅幅生态文明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而我的生活是归园田居,直接融入山村,是更彻底的乡村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