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嘉靖:朱棣,你来当大将军

37 黄师救我

    黄子澄和齐泰本来还在畅想未来,见朱允炆进来,迎上前去。

    没想到朱允炆开口就是一句“黄师误我”,惊得两人脚步一停。

    黄子澄更是心头一颤,脸上挂着的笑容顿时就凝固了,看着一脸焦急之色的朱允炆,问道:“殿下何出此言?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朱允炆已经顾不得什么谦谦君子的人设,将手里的奏疏甩了出去,愤然道:“都是这道奏疏之祸!”

    黄子澄心中一惊,颤声道:“陛下不满意?”

    “何止是不满意,皇祖父召见我,将我骂了个狗血淋头,无奈之下,我只能说是黄师教我所写。”

    朱允炆叹一口气,看着面色顿时苍白的黄子澄,又补了一刀:“黄师,如今锦衣卫指挥使蒋瓛被皇祖父召见,我预计是要来拿你。”

    听得蒋瓛的名字,黄子澄只感觉气血上涌,踉跄着后退好几步,直接跌坐在椅子上,面色苍白的像是一张白纸。

    他何曾不知道蒋瓛的可怕,这位就是陛下手底下的一条疯狗,只要陛下有旨意,他就会毫不犹豫的上前撕咬。

    一旦落入蒋瓛的手中,想要活着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黄子澄心神惊惧,仿佛已经预料到了未来的悲惨结局,一时间嘴唇颤抖着,完全说不出话来。

    “殿下,难道就没有补救之法了吗?”

    一旁齐泰看着黄子澄如此苍白的面色,心中不免生出几分狡兔死走狗烹的悲愤来。

    他知晓黄子澄如此做,全是为了淮王,希望他能够荣登大宝。

    可是,面对危险之时,淮王殿下却是毫不犹豫的抛出了黄子澄作为挡箭牌。

    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出面,那必定是诏狱无疑,黄子澄一介读书人,哪里能承受得了那里的苦楚。

    黄子澄心中有几分怨言,可眼下于事无补,一旦蒋瓛拿人,无人帮助的话,他绝无可能走出诏狱。

    如今能够帮助他的,也只有眼前的淮王殿下,只要淮王殿下能够击败吴王殿下,成为储君,那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

    想到这里,黄子澄内心里涌出几分希望来,看向朱允炆,声音有些沙哑,躬身一拜,道:“殿下,臣无能,没能看出此法中不合之处,往后还请殿下多加保重。”

    朱允炆心中有几分酸楚,落下泪来,伸手搀扶起黄子澄,道:“黄师,孤……孤实在是对不住你。”

    “陛下天威,殿下实话实说,上不愧陛下,下不愧臣民,如今臣入诏狱,往后殿下遇事,可找齐泰多加商量。”

    见黄子澄一直在为他考虑,朱允炆也得做出君臣表率来,握着黄子澄的手,道:“黄师勿要着急,孤一定会想办法救你出来。”

    等到了这句话,黄子澄眼中掉下泪来,哽咽道:“殿下有此心,臣九死不悔,只是殿下切不可莽撞,除非殿下成为储君,否则绝不可向陛下求情。”

    “储君……”

    朱允炆苦笑着,道:“如今皇祖父震怒,给孤留下了难题,要将这奏疏之中错误之处言明,孤实在不知啊。”

    黄子澄深吸一口气,总算看到一丝曙光,如今想要自救,就必须保证朱允炆能够坐上储君的位置,而这道奏疏,就是他们要解决的第一道难题。

    对于奏疏之中的问题,黄子澄看得比较清楚,之前被猪油蒙心,以为皇帝不会计较淮王这稚嫩的方法,却没有想到,陛下会如此震怒。

    眼下还有时间,黄子澄收起那副惺惺作态的模样,沉声道:“殿下,请容许臣为您献上最后一计!”

    “黄师请讲。”

    朱允炆心中好奇,就见黄子澄拿过纸笔来,迅速书写,他凑过去一看,登时惊讶。

    纸上所写的是关于这道奏疏之中存在的问题,相比较齐泰之前所说,更为详细具体。

    朱允炆心底里忽的有些怒气,瞥了黄子澄一眼,心说此法如此多问题,你竟然也敢挑唆孤上奏?

    黄子澄动作极快,同时还不忘强调道:“殿下,此法的问题,在您上书之后,臣和齐泰详加商讨,才有所得,臣无能,未能提前发现,让殿下受惊了。”

    朱允炆听完,看向齐泰,齐泰点了点头。

    商讨这事虽说不存在,可是黄子澄都已经如此说,作为好友,齐泰不可能反驳,只好就着话来,道:“殿下,子澄也是后知后觉,绝不是有意,都怪臣思虑不周,如果多拦一下,这事情也不会发生。”

    朱允炆叹一口气,点了点头,静静的看着黄子澄奋笔疾书。

    很快,黄子澄将利害关系全部写明,交给朱允炆,悲声道:“殿下,臣所知全部在此了,您与齐泰好好商量,便可解开此难。”

    朱允炆给出承诺:“多谢黄师,黄师放心,若孤成为储君,必定救你出来。”

    “有劳殿下,请殿下放心,臣在诏狱之中,必定紧咬牙关,不泄露一丝一毫,静候殿下佳音!”

    “黄师忠肝义胆,孤深感敬佩!”

    朱允炆大为感动,紧紧抓住黄子澄的手,君臣相顾无言,唯有眼泪双流。

    就这时,大本堂侍卫微带惊讶的声音传了进来:“见过蒋指挥使!”

    听到蒋瓛已经进来,朱允炆面色一变,急忙甩开了黄子澄的手,急切道:“孤不便出现在这,黄师多保重!”

    说着,朱允炆急急地进了后堂,留下心中有几分悲凉的黄子澄和齐泰面面相觑。

    黄子澄到底是知识渊博,收拾好心情,朝齐泰一躬身,道:“齐兄,我走后,殿下就交给你了,务必扶持他上位。”

    齐泰心中没有什么乐观情绪,见黄子澄如此郑重,便道:“子澄放心,愚兄一定尽力而为!”

    “多谢!”

    黄子澄整理一番衣冠,大踏步走出殿外,昂首挺胸,直视着蒋瓛,道:“蒋大人,我们走吧!”

    蒋瓛皮笑肉不笑:“黄翰林不愧是读书人,只是不知道进了诏狱,还能不能如此镇定。”

    “一群疯狗,也妄想叫我屈服?”

    “希望黄翰林的嘴,能够一直保持强硬!”

    蒋瓛挥了挥手,身后锦衣卫上前,枷具上身,直接拿了黄子澄。

    刘三吾皱着眉头上前,问道:“蒋大人,不知黄子澄所犯何罪?”

    蒋瓛拱了拱手,示意手下锦衣卫将黄子澄带走,才道:“陛下旨意,做臣子的自当听从,刘学士可自去询问陛下。”

    “哼!”

    刘三吾冷哼一声,瞧着已经被带走的黄子澄,道:“如果是锦衣卫随意攀咬,那老夫的确要上奏皇帝!”

    “刘学士请便就是。”

    蒋瓛并不在意,上奏参他的人多了去了。

    可他不还是照样活蹦乱跳。

    为啥?

    皇帝要用的人,谁也参不倒!

    蒋瓛心说刘三吾这老顽固,到现在还不知道这个道理,可笑至极。

    蒋瓛走出大本堂不远,正遇见大踏步而来的朱允熥,急忙下跪行礼。

    “臣锦衣卫指挥使,叩见吴王殿下。”

    黄子澄戴罪之身,也跪倒在地,不去看朱允熥。

    “蒋指挥使不愧是皇祖父得力干将,动作很快嘛。”

    朱允熥表现有几分亲近,蒋瓛会意,谦虚道:“陛下交代的事情,臣就算是肝脑涂地,也要办好,如此才不算辜负陛下信赖天恩。”

    “好!蒋指挥使不愧是我大明肱股之臣,如果人人都像蒋指挥使这样尽心尽力的做事,大明何愁不富强!”

    “殿下谬赞,臣只是做好分内之事。”

    蒋瓛满面红光,表现得十分激动,一旁黄子澄见了,忍不住出言嘲讽:

    “这等人也配叫做肱股之臣,说出去也不怕叫人耻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