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与星空

第47章 再遇故人

    两个笔吏,一个来自州府,一个来自赤鸮坊。

    两份记述,一份留在州府存档,一份将上呈萧帝。

    黄胜筠手持其中一份记述,急急向后院走去,边走边喊:“父亲,父亲,你快来看……”

    黄秋石和岳焕正在下棋,见到他撞门而入,手里的棋子都没拿稳,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

    自己的儿子向来成熟稳重,如今年届五十,却是慌张无度,眼含热泪,着实吓了两位老人一跳。

    黄胜筠将厚厚一沓记述往棋盘上一放,说:“父亲,您快看。”

    黄秋石没看那记述,倒是关切地望着自己的儿子,问他:“胜筠,你怎么了?为父从未见你这般失态过。”

    黄胜筠泪光闪闪,却是一脸喜悦地说:“父亲,孩儿今日深受感动,也受益匪浅,孩儿遇到了一个懂自己的人。你看看这些就明白了。”

    “咦?”岳焕轻唤道,“这是今天的荐考记述?怎么会有这么厚厚一沓?”

    “伯父,父亲,你们慢慢看,看完就能理解胜筠为何如此失态了。”

    黄胜筠说完转身就走,生怕再晚一步会更加失态。

    两个老人凑到一块儿,将那记述一页页地翻看起来。

    笔吏记录地是如此地生动详细,以致他们好似此刻就在旁观一般。

    看罢,岳焕先发声道:“我想重新拾笔了,手不行,就用脚来画。”

    黄秋石良久无言,像进入了冥思,像有所悟,又有所得。

    半晌之后,长喟道:“此子身上,有吾师的影子。”

    另一份记述送到赤鸮坊时,正是这一天的黄昏时刻。

    段友躺在塔顶的平台,沐浴在一片昏黄的日光里。

    他常常上来这里,看朝霞,看落日,看明月,看星光。

    以前那人一剑将这石塔削去三分之一时,他还有些恼火。

    现在他却总在心里感激他,感激他为自己开辟了这么一处清幽宁和之地。

    那一沓记述就摆在他身边,他已经看过了,那里的很多话,都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对于圣人的评说,他知道,都是对的,他惊讶于一个少年竟有如此毒辣的眼光;

    而他关于那幅落日大雨图的辛辣评价,也让段友无声地笑了出来。

    他知道皇帝迫切地想要看看这份记述,但他今天不想入宫,不想去见萧帝,更不想说话。

    他只想躺在这里,静静地看落日沉下,看霞光漫天,看明月高悬,看星汉灿烂。

    ……

    孙固一出州府大门,简陌就蹦蹦跳跳地跑来抓住他的手,关切地问:“星光弟弟,考得怎么样?”

    孙固脑子里还有些恍惚。

    他从未料到荐考居然会是这个样子,以致他感觉自己还处于一片混沌之中。

    他说:“我也不知道,我就稀里糊涂说了一大堆废话。”

    简陌对孙固向来都有一种没来由的绝对信任,她挺着胸脯保证似地说:“你一定可以,相信我!你要是没过,我就……我就……”

    她突然不知该怎么说了。

    “你就嫁给我吗?”孙固笑着,一脸促狭地望着她。

    简陌小脸一红,抓着他的手低下了头,小声地说:“那怎么行呢?现在还不到一百片叶子呢。”

    简陌羞答答的样子让孙固很想搂住她,很想亲她。

    亲嘴这个东西,真的很奇妙,有了一次,便会想有无数次,永远亲不完,永远亲不够,无时无刻不让这两个春心萌动的年轻人挂念着。

    碍于大庭广众,又在府衙门口,孙固制止了自己的冲动。

    他半似哀叹半似暗示地说:“小树苗现在才十二片叶子,还要等好久啊,也不知道今晚她能不能就长出一片新叶子来。”

    简陌暗戳戳地在孙固大手上掐了一下,红着脸说:“这个不许要的,只能让她自己长。”

    两个人心有灵犀地凝视着对方,肩并肩幸福地走了。

    他们没有去沈府,也没有回孙府,而是不知不觉地漫步到了飞虹湖。

    上次两人来这里还是几个月前。

    他们先是和楚秀吵了一架,接着便遇到了马文才。

    两人故地重游,心头非但没有一丝的不快,反而都觉得格外亲切。

    因为正是那一次的漫步,让很多事都发生了改变,最主要地是,让两个人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来到通宝巷,楚秀果然还在那里卖画,这回他没有躺着以书盖面,而是正在桌案前挥毫泼墨。

    这种即兴作画卖画的行为,让他面前围了一大圈看热闹的人。

    孙固看着桌上那张被石子压住四角的白纸上,随着楚秀画笔的飞速挥动,一支歧出的枝丫上很快便飞来了一只鸟儿。

    那鸟小嘴鲜红,双脚赤橙,头颈全黑,身体淡蓝,肚腹是毛茸茸的雪白,长长的蓝尾有白色端斑。

    楚秀出神入化的本领赢得阵阵叫好声。

    他手腕一拧,给树枝添了最后一片叶子,随即将画笔向身后抛去,大喊道:“谁要?十个道币。”

    “切——”

    人群发出一阵嘘声,顿时散去了大半。

    接着便有一人问:“押印吗?”

    “押印二十道币。”

    “切——”

    余下的小半几近走光。

    楚秀见还有两道人影站在案前,正准备吆喝两声,一看清二人模样,到了嗓子眼的话又咽了回去。

    他带着敌意地看了两人一眼,径直躺倒椅子里,拿书盖上了脸。

    “这画,我要了。”孙固说。

    楚秀身子未动,瓮声瓮气地说:“二十道币,押印三十!”

    “你……”

    简陌正要理论,孙固制止了她。

    孙固取出了一张钱票放到了桌上,那是这些年他积攒的所有钱财。

    楚秀半晌不见动静,从书缝里偷偷瞄了一眼,见两人已走,便起身来到桌前。

    画已经不见了,四颗石子下压着一张钱票。

    他抽出看了看,钱票是天潇钱庄的,正中写着“五十道币”四个乌黑大字。

    简陌有些不解地问:“星光弟弟,你为什么要买他的画,还多给了他那么多钱?”

    孙固说:“你没留意到他摊位前,今天多了一个条幅吗?”

    简陌摇摇头,“上面写了什么吗?”

    “无能楚秀贫如洗,负米养亲一枝笔。”

    孙固有些感慨地说:“读书人都有傲骨,尤其是像楚秀这样的俊杰,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他怎么可能出来卖画呢?

    按理他拿出一幅好画,能卖出更好的价钱,而且追着买的人肯定也不会少。但他偏偏要现时作画,甚至故意把画画得差些,加个印还要再加钱,如此,懂画的人不会买,附庸风雅的人又嫌贵。

    哎,他这么做,可能是他逼不得已之下最后的倔强了吧?”

    简陌有些气恼地说:“这些人真是古怪,面子哪有肚子重要?尤其还有个老母亲要养。”

    孙固赞同简陌的看法,他说:“这些读书人,真是把风骨看得比命还重要。虽然我不赞同,不过,这也挺让人钦佩的,要是哪一天连读书人都没了风骨,那这个世界就糟糕透了。”

    简陌不明白孙固为什么会有后面那句感慨,但她知道,她的星光弟弟刚刚为此花掉了身上所有的积蓄。

    她从身上抽出几张钱票塞到孙固手里,说:“以后你没钱了就和我说,我养你。”

    “好啊。”孙固笑得特别开心。

    两人沿着湖畔一路走下去,风景渐渐萧条,行人也渐渐稀少,两只手便自然而然地牵到了一起。

    他们突然变得沉默了,沉默地走着,沉默地笑着,心里全都像灌满了蜜。

    不知不觉间他们就走到了路的尽头,前方被一堵城墙挡住了去路。

    他们又拐进了一条胡同,出了胡同,一条大河横亘在他们面前。

    这是西古河,从城北门流入,在城内弯了几弯后,最后将从西南门流出。

    他们沿着河畔往城中心的方向走去,走出大概一里路,河两岸出现了一群奇怪的建筑。

    那是几十座巨大的房子,比普通民居高出一倍有余,看上去都破败不堪、摇摇欲坠。

    实际上,这些房子早年都是富州城的粮仓。

    一个失了智的官员把粮仓建在这里,全然没想到河两岸严重的湿气。

    那些存储的粮食不过一年,便生了霉,遭了虫蛀,这粮仓建好没多久便都废弃了。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官府也没想到该怎么处置这块地方,便还保持原来的样子,只是粮仓随时有倒塌的风险,便在外围建起了一座护栏。

    孙固看着这么大一片傍水的好地就这样被弃置,觉得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