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天下之三国风云

第五章 皇上的心思

    起初众人都看傻了眼。

    慢慢的都回过味儿来。

    不管是王党还是曹党,这第一票终归都是要投给自己党内之人。

    关键就是在这第二票。

    即便是再中意某人,若在对面阵营,也是万万不敢投的。

    唱票的时候,让党魁觉得你有两面三刀之心。出了门,准准就是小鞋儿伺候!

    所以只能把票投给实力最弱之人,也就是杂鱼朱祁镇。

    但是再一思量,这样的结果一定是,朱祁镇拿到最多的推票。

    所以两党若想取胜,不仅要拼命拉拢中间势力。

    还必须有一些人,要主动把票投给对立的一方。

    这就陷入了一种极为复杂的搏弈。

    局面越是复杂,越是没人敢越俎代庖,越是没人负得起责任。

    除非是党魁亲自决定,甚至需要两党党魁,直接谈判,才能破局。

    而关键的关键是,刚才廷推的时候。炎山不是在给王莽添茶,就是在给曹操的茶里加盐。

    难得一幅,君臣和睦的场面。

    到了此时,这七十四位朝中重臣,大部分心里都已经清楚无疑。

    自然也包括王莽,曹操二位党魁。

    此一遭,

    又他娘的被皇上给阴了!

    尤其是王莽,曹操二位党首。那都是胸怀大志的英雄人物。

    眼睁睁的看着个少年天子,快快乐乐的活了二十年。

    已经是件很痛苦的事儿了。

    现在还动不动就被他暗算,个中五味,非常人所能共情。

    但事已至此,覆水难收。

    朝会还在继续:

    炎山起身,目光扫视众卿,朗朗说道:

    “既然英王朱祁镇,深得诸位爱卿之心。那选帅之事,就此定论。

    还望诸公,以存国存民之心,与朕共勉!

    江山社稷在此一战!

    三军不可一日无帅!

    魏忠贤。”

    “臣在!”

    “启旨,开印,赐剑!

    速派加急快马,请主帅归位!英王现在何处?”

    “回陛下,英王现于土木堡操练家将,半日可归。”

    靠!

    今天就不能有点吉利的事吗?

    “咳,咳,诸位爱卿。主帅虽然已定,但大军此行,尚需议定之事颇多。还是先用些饮食,再与朕慢慢商议。”

    语罢,魏公公朝后面一招手。几十个小太监,端着木托盘,木碗木勺,上了粥水点心。

    当然炎山,王莽,曹操案几上的东西,要比旁人更丰盛的多,甚至还有整只的烤鸡。

    三人相继吃着东西。

    炎山简单动了两下筷子,说话依然彬彬有礼:

    “二位卿家,三军用命,破贼杀虏,并非只主帅一人之功。大战在即,朕愿发内帑以为赏赐。

    两位爱卿乃百官之首,还望多举荐些谋臣良将,以壮军威!”

    二人异口同声:

    “为国效命,理当如此。”

    炎山斜眼瞟了瞟曹操身后。只见庞德,夏侯惇,张辽等一众猛将,哥个英姿勃发,暗中赞叹不已。

    最后,那不争气的泪水,还是止不住的,从嘴里流了下来。

    咽完口水,继续大声说道:

    “北垚,先锋哲别,乃是百战名将,尤善骑射,破城四十有余。南征北战,无人能抗。

    我朝之中,唯有丞相座下,猛将如云。

    还请丞相,点一员至尊上将,杀杀此人锐气!”

    大声说话,是为了让曹操身后的人能听到,也算是个激将法。

    曹丞相此时正啃着鸡骨架,听天子问话,赶忙回道。

    “陛下所托,臣不敢推辞。”

    听曹丞相这么回话,果然有很多大将跃跃欲试。

    炎山咧着嘴,朝着曹丞相微微点头。

    只见曹操也朝他认真的点了点头,

    “廖化,廖元俭,可为先锋!”

    ……

    果然是员大将!

    炎山咧开的嘴,眼见着,就歪了。

    ……

    懂了。

    曹贼,这是捞不到主帅的位置就不肯出力。

    这个老匹夫!

    但此时多说无益,

    回眼又看向了王莽。

    还没来得及开口,就听王莽一脸郑重的说道:

    “既然陛下求贤,老夫也愿举荐一人。”

    炎山眼光中大加赞许。

    “此人名将之后,饱读兵书,极有韬略,又擅守城,可为军师以定贼寇!”

    “是何人?”

    “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

    ……

    人才!

    炎山在问的时候,就知道不会是个好答案。

    但是怎么也没想到,老红眼儿的思路这么清奇!

    曹丞相消极怠工,出了个廖化,虽然帮不上什么大忙。但最多也就是在气势上,自取其辱。

    你这可倒好,让赵括当军师,难不成是主动配合对方做减丁工作?

    这是彻底不想好好玩了的节奏啊!

    不给糖就捣乱。

    连朕的内帑都瞧不上眼,看来两个老贼翅膀都硬了。

    队伍不好带啊了!

    心里一边想着办法,一边表面还得继续应付着:

    “二位卿家,为国尽心竭能,朕颇感欣慰。大军主帅虽是定了,但若无得力的监军,朕心中不安。还请两位爱卿,帮朕参度参度。”

    听了焱山这话,反倒是王莽与曹操有些惊讶。

    大焱的监军,权力极大,但向来都是宦官担任。

    外朝人其实没啥话语权。

    但是炎山此时,必须要征求,这两位大佬的意见。

    刚才一番骚操作,是自己无奈之举。兵权不能旁落,也是唯一的选择。

    那严嵩突然保举朱祁镇。九成九是魏忠贤先授意的。

    不知道这朱祁镇,给了他什么好处。但目前的情形,老魏是最大的赢家。

    所以此时,反倒是不能再用王振做监军了。

    一家独赢,会影响整个朝局的平衡。

    再说了,谁又敢想象,朱祁镇与王振双剑合璧的画面。

    人总得给自己留点机会吧?

    但是真正促使炎山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和美女厮混多了之后,总结出的经验。

    一个美人身边,必须要有备胎。否则就体现不出美人的美。

    皇上桌上只有一纸奏章,那皇上自己就是个活体印章。

    所以,即便是内庭的事,他现在也顾不上老魏的脸面,要征求朝中两位大佬的意见。

    王莽此时依旧端坐,慢慢的喝着粥。听皇上问话,刚要拱手。

    炎山马上示意免礼。

    王莽道:

    “监军乃内廷之事,陛下当问魏公公,何须我外朝人口舌。”

    “诶~朕以为集思广益,才是谋事之道。为国尽心,又何分内外。是不是啊,老伴?”

    魏忠贤赶忙含笑说道:

    “皇爷说的极是。老奴为陛下尽心守着内庭,使唤这些个七七八八的涓小。

    二位公家,若是有看不上的,直管跟老奴说!

    老奴回去就拆了他的骨头。给二位陪不是。”

    知道魏公公在示威。

    炎山也不看他,只等着王莽的回应。

    毕竟刚才,如果自己不出幺蛾子,王莽的胜算最大。

    此时给了他个分权的机会,不可能不要的。

    王莽果然笑着回了话:

    “呵,呵,呵,魏公公为国鞠躬尽瘁,难怪人人皆称九千岁,也理应受那生祠的香火!”

    魏忠贤连忙打岔,

    “王司马折煞奴家了。市井小人讽陷之言,怎能入得了公卿之耳……”

    炎山暗想这是又要进入常规斗嘴流程了,赶忙阻拦:

    “二位卿家都是朕的肱股。此时军情紧急,就事论事!”

    魏忠贤没了言语。

    王莽继续说话。

    “内庭之事,理应由魏公公举荐,皇上钦定。

    老臣只是略有拾遗,陛下不听也罢。”

    炎山赶忙笑着圆场:

    “司马举贤谋国事,但说无妨。只要是知兵之人,无论品阶,此时都可大用。”

    王莽说话依旧不紧不慢:

    “老尘觉得,敌强我弱,不出奇法,难以破贼。

    倒是有位公公,才思机敏,随军也许能有奇效。”

    “何人?”

    “尚方令蔡伦!”

    “蔡侯纸的那个蔡伦!?”

    “正是!”

    话一说完,炎山,魏忠贤,曹操,全都迷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