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界往事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所学校 一片天(二)

    “这也是我想的。如果总盯着眼前的小天地,就会被眼前的恩恩怨怨遮了眼;如果读了书,懂的事情多了,便会有了超越恩恩怨怨的气度,有了勇往直前的勇气。崔先生曾经说过,国富民强之道是师夷之长以制夷,开智兴业以自强。以前,我懵懵懂懂地不明白,如今过了这么多年,我才渐渐懂得了崔先生这句话的含义;我现在才明白,这句话字字都是真知灼见。不论是为国还是为家,球球都该上学了。”

    林子鸢有些为难地说道:“可是,咱威海卫城外总共只有两所学校:一所只收英国人,一所只收男孩子。”

    曲文魁表情有些凝重,没有言语。

    林子鸢见此,也不好再说什么了,便转移了话题,“我今天在乡下遇到桂花了,她被人打了。”

    曲文魁略有惊讶地问道:“打得怎么样?二牛知不知道?”

    “二牛白天在柜上不知道,这会儿该知道了吧?说起桂花被打,真让人闹心。天足会下乡宣传革除缠足陋习提倡天足,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都好几年了,还有人打她们。桂花也是,挨了这么多打,也不灰心。巡捕房也可恨,男人无缘无故地被打了,告到他们那里,他们总会过问一下;可是天足会的人被打了这么多次,愣是装聋作哑,不闻不问。”

    “我听二牛说过,天足会给骆特交了禁止缠足请愿书,各区的总董都签名赞同了的,难道骆特一直装聋作哑不成?”

    “骆特就是一直装聋作哑,一不反对,二不赞同,出了事不管不顾,好像天足会从来就不存在一样。说穿了,其实他们根本不赞成天足会的主张。”

    两人说到这儿,曲文魁的脑子里仿佛豁然开朗,一下子想到了解决的办法,“子鸢,我想资助天足会办个女校,专门免费招收有天足的女孩子,这样既宣传了天足会的主张,吸引家长给女孩子放脚,也可以让女孩子有个读书的地方。”

    林子鸢听了,觉得真是三全其美的好办法,不禁莞尔一笑,“文魁,我赞成你的想法。咱们既帮助天足会做了事,也解决了球球上学的难题,到时候我也可以到学校去教学。”

    曲文魁回过了神儿,禁不住也笑了起来,“我是公私兼顾,你是全部有私:帮了桂花帮闺女,帮了闺女帮自己。”

    两人说笑了一阵儿,曲文魁想起了林子鸢说的她今天到过乡下,便问道:“你到乡下怎么样了?今天顺不顺利?”

    “今天说起来也真够险的。”林子鸢有些庆幸,“温泉汤村有个女孩子才十七岁,吞了一整盒的火柴头儿。多亏我去得及时,勉强救回了一命。现在想想,我都心有余悸。”

    曲文魁说道:“我听马丁医官说过,租界里自杀的女人少的年头也有七十多人,多的时候过百人,这其中很多就是吞火柴头自杀的。如果光靠你一个人去救,你也救不过来。再说了,就算你知道有人自杀了,路途遥遥,恐怕想救也来不及。我看能不能这样,你把药配好了,放到村里某一户人家里,如果再遇到这种情况,就由那户人家去送药,或者是有需要的人家上门去取,也能来得及治疗。”

    “就你点子多。”林子鸢心里高兴得不得了。可是想了想,又觉得有些不妥,“法子好还是好,可是总得出一大笔钱才行。你刚才还说要资助天足会办学,这会儿你又要帮我救人。咱家也不是开钱庄的,你想花多少就有多少。两件事情只能干一样,你选一样吧。”

    曲文魁想了想说:“这两件事情都很重要,必不可少。我想两件事情一起干,至于怎么干,你容我再想想。”

    曲文魁心中早就有一个想法,可是一直拿不定主意。如今迫在眉睫,想了一夜,终于下定了决心。

    第二天一大早,曲文魁便进城同爹商量去了。

    曲廷叶看见曲文魁来了,还没等曲文魁开口,便说道:“前几天,你曾子爷来找我,说是咱们曲家庙早该修了。你曾子爷让我问问你,你能不能出点儿钱,众人也捐点儿,把咱们曲家庙重修一下?”

    曾子爷是曲家的族长,早年中过秀才,很有些人望。曲文魁没想到曾子爷会让自己办这件事情,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便沉默了。

    曲廷叶以为曲文魁不同意,眼神暗淡了起来,说道:“当初,你爸对祖宗许过诺,如果有钱了就重修家庙。咱威海人历来重信守诺,讲究父债子还。四年前,住在咱家附近的谷宗海替祖宗把一百六十多年前的欠款还了,连本带息,还了本钱的二十多倍,满威海没有不对他翘大拇指的。现如今,你要是有能力了,尽早随了你爸的愿吧,也好让你爸的在天之灵早点安息。”

    曲文魁想了想,觉得还是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好,便说道:“爹,我来找您也是为家庙的事情。球球大了,没处上学,我想跟您商量一下,把家庙腾出来修缮一下,当学校用。”

    曲廷叶惊得站了起来,高声言道:“文魁,你不想重修家庙我不逼你,也逼不了你。可再怎么说,你也是曲家子孙,总不能你发达了反倒让祖宗没了住的地方吧?再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你看见谁家的女孩子读书了?”

    曲文魁听了爹的话,觉得憋屈得慌,声音不自觉也高了起来,“爹,咱们威海卫为什么被英国人占了,不就是因为英国比咱们强吗?他们为什么比咱们强?如果我们不和他们接触,我们不知道;可我们和他们接触了这么年了,多少也该看明白了:威海那么多英国人,你看哪个英国人的女孩子不读书?就说骆特吧,他的女儿玛丽亚就一直在英国的贵族学校里读书。我们虽然穷,可是让孩子学习点文化总该能办到吧?”

    “文魁,大道理我讲不过你,可是你要说拆了家庙就不行。”

    “爹,曲家庙当初是我爸建的,我有权收回来。”

    “文魁,家庙不比别的东西,不是说收回就收回的。”

    “爹,咱们父子两代人受外国人的欺负,难不成你还想让咱们的下一代也受外国人的欺负吗?咱们总不能世世代代都让外国人管着吧?”

    “文魁,你说一千道一万,就是不行。”

    父子两个红着脸吵了一通,谁也没有说服谁,两个人都生起了闷气,不说话了。

    王氏看见父子两个动了真气,一巴掌打在了曲廷叶的身上,嗔怪道:“不看见文魁想得慌,看见了就吵架,你哪里有个爹样?”

    王氏把烙好的抓果塞到了曲文魁的怀里,嘱咐他拿好了,走的时候别忘了。

    三个人正说着话,族长又来了。曲文魁当面向族长说了自己的想法,族长听了,当即气得翘了胡子,嘴颤抖了好大一阵子才说出了话,不过说出来的话句句如刺,扎在了曲文魁心里,“文魁啊,论做买卖,咱们曲姓人在威海算不得第一总能数得上前三;可是能做到你这个份上的,也就你一个人。论敬奉祖宗,咱们曲姓人无论穷富,个个都是好样的;可是敢动祖宗心思的,也就出了你这么一个人。”

    族长站起来就往外走,曲文魁跟在后面一个劲儿地喊“曾子爷,你听我说;曾子爷,你听我说……”族长头也不回地背着手走了。

    曲文魁回到家里,把今天的遭遇说了,林子鸢沉吟了一下说道:“性子急吃不得热豆腐,你慢慢来吧,等大家都想通了,再办学也不迟。”

    曲文魁坚定地说道:“我想好了,曲家庙一定要改成学校。”

    林子鸢有些担心,“强扭的瓜总是不甜。你一定要办学我也不拦你,你能不能换个地方办学?”

    曲文魁言道:“换个地方办学其实也不是不可。不过,崔先生曾说过,我们威海各类寺庙不下六百座,而学校不足十数;如果有一天,我们威海有六百座学校,我们威海人就不会受人欺负了。所以我想带个头,把曲家庙改成学校。”

    林子鸢坚定地说:“既然你想好了,你就大胆地去办,出了事我和你一起承担。”

    有了林子鸢的支持,曲文魁又做通了妈的工作,便大着胆子把曲家庙供奉的牌位和神像都收了起来,又买了些桌椅板凳和黑板放到了里面。不成想,还没准备好,知道了消息的族人蜂拥而至,把桌椅砸了个稀乱。曲文魁同族人起了冲突,被打得躺在炕上起不来了。

    王氏哭成了泪人,一个劲儿地自责不已,后悔自己当初一味迁就曲文魁。林子鸢一边儿要给曲文魁疗伤,一边儿还要安慰婆婆;等闲下了,又要给曲文魁打气鼓劲儿,鼓励曲文魁这次不成以后接着来,总有一天会成。

    赵锦之听说曲文魁病了,专门过来看望。弄明白了事情的原委,赵锦之提出:他在码头区有一间房原是商铺,现如今买卖不好做就一直闲置着,可以暂时用来办学,等买卖好做了再腾出来做商铺也不迟。曲文魁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同意了赵锦之的意见。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由曲文魁和赵锦之赞助的天足会女子学校总算办了起来。学校开业当天,来了七八个学生。后来经过桂花到处做工作,学生开始慢慢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