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界往事

第一百五十三章 仰天叹 威海何时还(三)

    这是公历一九二三年七月底的一个清晨。

    一夜的小雨过后,整个威海卫都笼罩在濛濛薄雾中。太阳从东方的海里刚刚升起,便把远方的天空渲染得五颜六色,美轮美奂。太阳驱散了如梦如幻的薄薄迷雾,清晰了威海卫似幻似真的轮廓与容颜。山依然是那片山,海依然是那片海,威海卫依然还是以前的威海卫,什么都没变,变的只是人们的容颜。

    威海卫城里城外,男人们依然梳着长辫、穿着青衣长衫没头苍蝇似地四处为生活奔波;女人们依然包裹着小脚,蹒跚地忙碌在家里家外;海港区的大烟馆里,人们依然在吞云吐雾,如坐云端。

    一大早,林子鸢就到地里拔了青菜,又到海边买了海虾,给曲文魁做新鲜的虾仁水饺。整整忙碌了一个早晨之后,饺子包好了,锅里的水也烧开了,林子鸢对着里屋喊:“文魁,时间到了,该起床了。”

    曲文魁正在炕上呼呼大睡,听到林子鸢叫自己,一个激灵翻身坐了起来。曲文魁眯缝着眼看了看座钟,责怪林子鸢说:“起来晚了。你也不早点叫我。”

    林子鸢忙着煮饺子,听到曲文魁埋怨自己,放下了手头的活儿,到了里屋一本正经地说:“你也是,年纪一大把了,不叫就起不来炕,还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请愿,何苦呢?”

    “我也不想往外跑,老婆孩子热炕头多好,谁叫我们命里苦呢?等威海卫收回了,我天天睡懒觉,你可不许叫我。”

    “那敢情好,威海卫要是收回了,我天天让你睡懒觉。”

    两人说着话,林子鸢想起了饺子没捞,喊了声“坏了”,便往厨房跑。林子鸢掀开了锅,只见沸腾的水面上飘着不少的虾丸、面皮和菜叶,心情顿时像三九天吃了个冰坨子,全身冰冰凉。曲文魁今天要出远门到天津请愿,离家前吃饺子本来就是求个团圆去、圆满归,饺子碎了不吉利。林子鸢不敢声张,悄悄地把完整的和破碎的饺子分开捞了出来。

    二年前,曲文魁领着请愿团进京请愿失望而归。痛定思痛之后,曲文魁把收回威海卫的希望寄托到了孩子们的身上。没事的时候,他经常到学校给孩子们讲讲威海的历史,讲讲中国人应该自己管理威海的道理,讲讲身为租界百姓的苦与悲。

    曲蛐儿到外地上学去了,可是振威足球队传承了下来,依然活跃在租界码头区。每当有比赛的时候,曲文魁都会前去助阵,特别对于和英国人的比赛曲文魁更是上心。他要通过比赛培养孩子们在英国人面前的自尊与自信。

    曲文魁也经常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百姓中间传播中国人的土地中国人管的道理。特别是自去年十月份开始中英两国政府重开威海卫租界问题谈判,曲文魁更是利用各种渠道,打听谈判进展,分析政府立场,传播自己的观点。

    六月初,中英两国政府初步达成的《接收威海卫协商意见书》的具体内容在威海传开后,抗议浪潮顿时风起云涌。威海卫百姓感觉他们再一次被政府出卖了。

    威海卫的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义愤填膺,决心直接向北洋政府提出抗议,表达威海卫百姓的心声。为此,短时间内威海卫百姓成立了请愿团。经公推众议,曲文魁再次当选为请愿团团长。

    太阳刚刚升起,桂花已经包好了饺子。二牛要出远门,儿子、女儿带着他们各自的孩子也都赶来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早饭,为二牛送行。

    二牛大口地吃着饺子,不住地夸赞饺子好吃。桂花看着二牛吃饺子,心事重重地说道:“二牛,我从昨天晚上右眼皮就不停地跳,今天一早跳得更凶了。你这趟出去会不会不吉利?要不咱们就不去了吧?”

    二牛放了筷子,一本正经地说道:“我上次去请愿你的右眼皮也跳,我还不是好好地回来了吗?”

    “这次和上次不一样,这次跳得凶。我看你还是跟文魁弟说说,咱们还是不去了吧?”

    “那怎么能行?文魁弟去请愿也不是为他自己,是代表威海百姓去请愿;我跟着去,是为了让咱家的孩子和孩子的孩子们过上好生活。等有一天威海回来了,我苦点儿累点儿也值了。孙子,你说说,爷爷该不该去?”

    孙子爽朗地回道:“爷爷,我支持您做大事。我们同学都夸您是义薄云天的关云长,我跟着您沾光,谁也不敢欺负我。”

    二牛拍了拍胸口,伸出了大拇指,豪气地说道:“爷爷是好汉,孙子也不会是怂包蛋。”

    桂花的心情瞬间开朗了起来,笑盈盈地对二牛说道:“别光顾得臭美了,快吃饭吧。”

    “哦,对了,忘了跟你说了,”桂花临时想起了一件事情,“你能不能跟弟弟商量一下赶在七夕节前回来?从零三年到现在,咱家有二十年不过七夕节了。前几天我已经答应了孩子们了,今年全家一起过七夕节。”

    二牛吃饱了饭,放下了筷子,“你不提起我差点忘了告诉你了,弟妹子和你想到一块了。子鸢说她家人少不热闹,到时候她到咱家来过节。”

    孩子们听了二牛的话都欢呼了起来。

    大总统黎元洪把总统府搬迁到了天津英租界。从威海卫到天津卫有直达的英国客轮,曲文魁的请愿团今天要从码头出发,乘船直达天津卫。

    九点开船,不到八点请愿团的成员便聚集到了码头上。此时,码头区所有学校的孩子们都涌到了街上张贴标语,撒宣传单,沿街游行示威,为请愿团壮行。送行的百姓也都聚集在码头上,用不同的方式向请愿团表达了他们的殷殷期盼。

    上船的时刻到了,林子鸢红了眼,把一包药交给了曲文魁,一再嘱咐他按时吃药;桂花也红了眼,一再嘱咐二牛注意安全。嘱咐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祝福的话说了一句又一句,直到他们离开码头,上了船;直到船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里,林子鸢和桂花才离开码头,往家里返。

    唐球儿已经上了南开大学三年级。曲蛐儿去年到了考大学的年纪,按照曲文魁的意思,他想让曲蛐儿也考南开大学,可曲蛐儿受了都小春的影响,想从军报国。曲文魁不同意,林子鸢却不反对。林子鸢说,好男儿就该志在四方。曲文魁拗不过他俩,只好随了曲蛐儿的愿。曲蛐儿考上了一所军校,离开了天津。

    唐球儿和几个要好的同学听说威海卫请愿团要来,专门向老师请了假到码头去迎接。

    船到码头的时候,唐球儿看见下船的人多了起来,便站在高处面向众人演讲。等曲文魁下了船,过了检票大厅,到了站外广场,唐球儿还在演讲:

    “同胞们、兄弟姐妹们:威海卫危在旦夕,天津汉口租界到期又被要挟续租,亡国就在眼前。对于英国人的侵略我们难道能熟视无睹置若罔闻吗?

    不!我们绝不答应!参加谈判的梁如浩贪图私利,卖国害民,是可忍孰不可忍!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应该团结起来,声讨卖国贼……”

    尖锐的哨音响了,一队巡捕拿着棒子跑了过来。曲文魁见状,领着请愿团的众人挡在了巡捕往前走的路上,在与巡捕的推搡中,掩护唐球儿他们离开了。

    在远处,唐球儿和她的同学与请愿团的众人汇合了。唐球儿说,她的同学邀请众人到大学里去,给同学们讲讲威海卫的情况。曲文魁听了很是激动,这正是他需要的舞台,他要在这样的舞台上把威海卫百姓的声音传递出去。

    在南开大学美丽的校园里,曲文魁和等在这里的唐球儿的同学们汇聚在了一起。在林荫下,曲文魁和大学生们促膝而谈。曲文魁给同学们讲威海卫租界百姓的苦难,讲威海卫租界百姓的心声,讲租界统治者对威海的戕害……

    知不觉,人越聚越多。有几个记者竟然也闻声赶了过来。

    在曲文魁的身后,一位站着的金发碧眼的女记者提问:“曲先生,英国是世界最发达的文明国家,英国租借威海卫,同时也把大英文明带给了威海卫,难道不是这样吗?”

    曲文魁闻声站了起来,看向这位女记者,“这位女士,我不知道你说的英国文明是什么?你能给我详细说说吗?”

    “众所周知,英国是一个民主的国家,英国人把民主的思想通过租界带给了你们,让你们摆脱了独裁统治,切身体会到了民主的真谛。难道不是这样吗?”

    曲文魁望向众人,“同学们,这个问题太深奥了,我回答不了,你们谁能替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唐球儿举手,“我来回答。我是威海卫人,从小在威海卫长大。对于租界我有最切身的感受。据我所知,威海卫租界的百姓从来不曾享有过民主。你们知道吗?在威海卫,租界行政署长官具有完整的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是集所有权力于一身的真正的威海国的国王。在威海,他们不受任何人监督,不受任何人制约。我举一个例子,清政府明令禁止鸦片,英国政府也不赞成鸦片贸易,可是在威海卫,租界行政署却能通过法令的形式让种植、贩卖、吸食鸦片合法化。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通过出卖专卖权的方式把经营鸦片的利益牢牢地掌握在了英国商人的手里。所以,威海卫百姓不仅没有享受到你说的民主,相反,当全中国都在为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独裁统治进入了共和时代而欢呼的时候,威海百姓还在忍受着英国人的独裁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