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卦仙

第十章 猴子翻身

    猴子的故事继续演绎,不知不觉中,变成侠客与富家女郎的爱情纠葛。这时候,侠客的形象与猴子重叠,武功高强,机智勇敢,为女性朋友两肋插刀。掌柜依旧是听听而已,连乐子都不算;老板娘很喜欢,王家千金也喜欢。可以看出,千金不怎么喜欢侠客,喜欢书生。

    王掌柜依旧慢条斯理地观察猴子,吩咐干活、怎么干,猴子从来不顶嘴,按照说的去做;其中自然夹杂着不合适的指令,需要返工重新做过。掌柜还是有些奇怪,问道:

    “柔中,为什么我让你干活你从来不犟嘴,我说的也不一定全对?”

    猴子曰:

    “老仙说,我起码在店铺干三年才能反驳你的意思。我问为啥,老仙说,掌柜说的话一定是常年的经验,自己不熟悉或者有疑问先记下来,等以后熟悉了再想办法改,现在不能改。”

    掌柜点点头:

    “老仙还真是个人物。”

    店铺的生意不怎么好,按掌柜的说法,店铺是自家的,要是交租金,肯定亏本。另外两个伙计是老洛阳人,也是王掌柜的选择对象。猴子上岗一段时间后,店铺形成新的习惯,基本确定,什么时候、什么情况,谁干什么;除了千金的横眉冷对,王家店铺一团和气。

    这个时代,超过五十岁都是老人,很多四十多岁的人因为种种原因,身体虚亏不能做事,也被视为老人。王掌柜不得不整天坐班,可能自觉年纪太大,没有心劲去发展,店铺的生意整年都没什么变化,客人没增加也没减少,日复一日,什么都不改动。

    猴子上岗一年,一个伙计请假回家娶媳妇,这就超出预期,不再是候选人。王掌柜将猴子从打杂正式提升到伙计,告诉那个伙计不用再来。打杂的过程中、挨骂过程中,猴子熟悉了产品,熟悉了店铺的规矩,记住了客人与行商,所以几天时间就走过适应期,成为合格伙计。王掌柜盯了几天,也啰嗦了几天,此后就不再多说什么。

    能算数、记数的人不一样,起码记性很好。店铺没有什么标签,商品、价格全靠记;除了账本,也没有多余的纸去记录琐碎的东西,成本太高。猴子记性不差,这是做生意的根本。每天来了客人,猴子都能跟客人聊好久,时间长了也能理解、了解客人的想法。掌柜对猴子很满意,老板娘更加不用说,唯独千金还是不冷不热。

    猴子正式上岗有了工钱,年底还有分红,真正的猴子翻身。少了一个伙计,以前猴子做的苦力又外包给苦力少年。这些苦力都是猴子的熟人,很羡慕猴子,见面总是亲热地喊猴子。猴子总是笑着纠正他们:

    “现在吃这碗饭,不能再用猴子这个名字,以后叫我柔中。”

    费了很长时间,才更改过来。猴子很忙,不是每次都有时间和他们说话,久而久之,彼此的话题变少,话也变少。猴子几乎没回去看过老仙,石头等也是因为做事,偶尔会来到这条街,仅仅点头、招呼,没有多余的话。掌柜很奇怪,问猴子:

    “柔中,怎么不多找找那些老伙计?”

    猴子回答曰:

    “我们虽说是患难兄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兄弟不是为了聊天打发时间,真正遇到过不去的槛,才是兄弟相帮的时候。”

    掌柜继续问:

    “什么是过不去的槛?”

    猴子答曰:

    “过不下去快要饿死,或者有钱都摆不平的困难。”

    掌柜叹息:

    “是啊,钱都摆不平,确实是大事。”

    猴子上岗后,原来做的事情重新分配,忙乱几天时间,一切回归平静。猴子从小跟着老仙,不管是前任还是现任,晚上躺在草堆,总要讲故事,尤其最后那一年,老仙讲了更多离奇故事,所以猴子肚子里的货真不少。猴子在故事中加大书生的分量,刚开始时,在侠客世界还是正面人物,有稍许不好的坏习惯。随着时间推移,书生的缺点越来越多,总是以负心郎的面目出现。一般书生都是穷书生,富家女郎接济,侠客保护。书生参加科举都会高中,而后追求富贵,迎娶势力家族女郎,忘记过去的朋友。每当女郎伤心欲绝的时候,善良侠士总会出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核心观念,很难更改。大部分时候,非核心观念因为道听途说而飘忽不定。这种情况,新的信息就会起作用,逐渐改变这些不怎么固执的观念。千金渐渐对书生有了看法,事实上,商贾的地位很低,是待宰的肥羊。

    朝廷要给官员发工资,缺钱,于是想到放高利贷,任命番官放贷收息,要求每年收益翻倍。实际上有借贷需求、又有还贷能力的人很少,所以朝廷的金融创新以亏损告终。有官员想到办法,在天下找到七千家上户做胥士,将本钱给这些所谓的胥士,每年上缴翻倍利息。大约猴子做伙计的时候,朝廷开始实施这项政策。王掌柜离上户还差得远,听到的消息,这些上户根本赚不到利钱,只能认倒霉,自己掏腰包支付。

    掌柜千金很明白商贾女郎的地位,不可能有什么俊才书生。说书先生讲出来的才子佳人,总是那么动听,哪个少女不怀春?王掌柜讲这些事例的时候,总是叹息商贾地位低下,还不如种地郎,叹息自己是案板上的鱼、肉,等着被人宰割。

    有时候千金对猴子咬牙切齿,怎么故事里的书生都是负心郎?人品很好的书生,在猴子嘴里变成今生无缘、来世相逢,而且推脱的意味很明显,怎么就没有花好月圆的结局?虽然不再横眉冷对,还是没有好脸色。老板娘喜欢听,掌柜依旧没有善恶观念,听听而已。

    猴子做事很用心,所以与其它伙计的结果大不相同,熟悉生意以后,跟客户、行商的关系处理的很好。王家店铺没有自己的作坊,不做加工,也就是从行商手里买来货,再卖出去,基本上能赚到房租。猴子也想将生意做大,可惜懂得太少,找不到方法,只能在关系上下功夫,以此获得更多的利润。确实有效果,王家生意蒸蒸日上,是不是猴子的功劳很难说,但都是猴子经手的生意。洛阳商贾那么多,谁都不傻,怎么会因为态度和善赚到更多的利润?

    王掌柜的态度一直在好转,猴子从说话中感觉得到;但基本不会有好脸色,依旧借着不当行为,时常训斥,似乎训斥的次数变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