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卦仙

第十二章 军功(上)

    毕业新兵站在演武台下,军营校尉陪着几个校尉级别的军官挑人。李勣大将军的侍卫长最先挑选,孙孬蛋与十来个新兵被选中。孬蛋打量同伴,发现个头跟自己差不多,长相端正,功夫一流。看来,没有不看长相的地方,孬蛋长的匀称,一看就是威武男人。弱小的士卒都能感觉到,孬蛋的目光摄人魂魄,浑身散发出凶悍之气,轻易不敢靠近。

    做侍卫比训练的时候舒心,伙食好不说,日常训练很少。最不舒服的是规矩,站岗放哨、待人处物都有规矩。打架机会很多,每天有规定的打斗时间。

    骑马的机会也很多,孬蛋的骑术渐长,马上功夫依旧很差,似乎不会长进,总是打不过骑兵,尤其是胡人骑兵。每到这个时候,孬蛋都会忍不住下马,步战对骑战,总会击倒对手。对手不傻,改变策略,一门心思放风筝,怎么都追不上;要么力竭被击倒,要么看着别人跑,没办法打下去。无数时日过去,孬蛋依旧是马上步兵。

    一年过去,孬蛋依旧是普通侍卫,调岗为李勣的贴身侍卫,每天跟着到处走。军中讲军功,没有军功一切免谈,所以孬蛋与其他侍卫一样,每天都盼着打仗,不打仗怎么有机会升官发财?偏偏突厥被唐军打得服服帖帖,就连薛延陀也上表称臣,呆在漠北老老实实,双方相安无事。没多长时间,孬蛋跟着那些老侍卫学会骂人,整天骂突厥软蛋,骂薛延陀胆小,仗都不敢打,算什么英雄好汉?

    更坏的消息传来,贞观十五年(公元六四一年)十一月,皇帝免去李勣并州大都督长史职位,任命为兵部尚书。接到诏书,侍卫、幕僚、奴婢收拾行囊,准备回长安。这不符合孙孬蛋的预期,烦躁地问侍卫长:

    “咱们这就撤?没机会打仗了,那不是断了咱们升官发财的机会?”

    侍卫长笑了笑,拍拍孬蛋的肩膀,没有说话。其他侍卫也都嘟嘟囔囔,不敢骂诏书,只能骂突厥、薛延陀,不给面子,仗都不打一场。骂累了睡觉,准备一大早启程赶路。

    清晨起来,侍卫长传来紧急命令,薛延陀南度大漠袭击俟利苾可汗(李思摩),皇帝任命李勣为朔州道行军总管。李勣立即带领众人改变行程,北去朔州。众侍卫欢天喜地,摩拳擦掌,认为薛延陀够爷们,终于长出把子。

    李勣重新安排侍卫,孙孬蛋因为长相好,阵战、武功都不错,被选中,整个战争过程将要贴身护卫大将军。有人问李勣,为什么看长相?李勣回答道:

    “我们军人随时面临生死,有福气的人才能活下来,活着才能打胜仗。什么是福相呢?”

    李勣指着孬蛋说道:

    “这就是有福之人。”

    李勣将孬蛋叫到身旁,问孬蛋的来历,问完后对旁边的人说道:

    “看到没有,大饥荒时期,一个孤儿能长大成材,靠什么?福气。”

    紧接着,李勣皱起眉头问道:

    “你叫孬蛋?这名字明显是乳名,怎么不起个好听、威武的名字?”

    孬蛋心情正好,大声回答道:

    “李将军,老仙说了,我们穷人命贱,名字太响亮容易被阎王看上抓走,人都说阎王不喜欢贱名,所以不能改。”

    李勣笑了:

    “呵呵,还有这一说?你去吧。”

    大军出发,孙孬蛋紧紧跟随李勣。侍卫轮班,每天的警戒任务各不相同,没什么规律可言。轮到孬蛋贴身保护,大帐里,李勣点着蜡烛看文件,孬蛋将晚饭送进来,站在旁边警戒。

    孬蛋心里嘀咕,跟着李勣大将军一定很安全,很可能没机会打仗,脸色不怎么好看。李勣看完文件开始吃饭,随口问道:

    “你叫孬蛋是吧,好像有什么心事,不高兴?”

    孬蛋满面忧虑,无精打采地回答道:

    “我觉得薛延陀害怕大将军,看到你就会跑,咱们可能没机会打仗。”

    “你就那么喜欢打仗,不怕死?”

    “怕什么死,咱是英雄豪杰,怎么会怕死?没仗打就没有战功,没有战功就没有升官发财的机会。”

    李勣觉得好像哪里不怎么对,看来看去。吃了几口饭又问道:

    “你不觉得打仗是忠君为民吗?”

    脑袋挠挠头说道:

    “你说的跟说书的一样,咱是粗人弄不懂啥意思,还是升官发财娶媳妇实在一些。”

    李勣无语,很认真地说道:

    “记住,以后别人问你为什么要打仗,一定要回答忠君、爱国、为民,不许乱讲。”

    贞观十三年(公元六三九年)四月,中郎将阿史那结社率带领四十部众突袭皇帝,事败被杀。众大臣担心居于黄河南的突厥反叛,皇帝封李思摩为乙弥泥孰俟利苾可汗,带领内附的突厥部落,北渡黄河,在漠南建立王庭。

    李思摩惧怕薛延陀,一直拖延不肯出发,直到贞观十五年二月,才渡过黄河,于汉定襄城遗址设王庭。部落计有三万户,四万骑兵,九万匹马。尽管实力不弱,李思摩依旧害怕,上奏请求:

    “我部落愿意子子孙孙为唐狗,替大唐守护北门。若薛延陀进犯,请至尊允许,让我带领家属入长城躲避。”

    年底,薛延陀真珠可汗听说皇帝将东封泰山,认为天子出行,兵马随从护驾,边境一带一定虚空,命其子大度设带领同罗、仆骨、回纥、靺鞨等部落二十万人,度过沙漠到漠南,屯兵白道川(土默特平原,呼和浩特附近),据善阳岭以击突厥。李思摩胆小,四处都是侦骑,提前发现薛延陀,仅做象征性抵抗,被击败后迅速带领族民,向南退入朔州长城。

    大度设带三万精骑追赶到长城,已经看不到李思摩的踪影,知道战机已失,又不甘心就此撤退,派人登城叫骂,希望激怒李思摩,找到决战的机会。李思摩不傻,既然选择了退缩,自然不敢出战。

    十一月,皇帝命营州都督张俭帅所部骑兵及奚、契丹威逼薛延陀东部;以兵部尚书李勣为朔州道行军总管,将六万步卒,一千二百精骑,屯羽方;右卫大将军李大亮为灵州道行军总管,将兵四万,骑五千,屯灵武;右屯卫大将军张士贵将兵一万七千,为庆州道行军总管,出云中;凉州都督李袭誉为凉州道行军总管,从西部出兵,威压薛延陀。